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分析

陈芝明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广西南宁530029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地铁已经成为城市的标配,满足着人们出行的需要,地铁作为现代城市十分重要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合理组织运行,才能进一步发挥地铁作用,促进本地经济健康发展。地铁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有全面把握规律,才能有效解决站内大客流、大聚焦的问题,保证人们出行顺利、安全。因此文章主要是针对了地铁客运组织方式以及安全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下文之中的一些内容,希望可以为同行业进行工作的人员提供出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安全分析

地铁每天需要运送的乘客成千上万,乘客复杂、客流量大,早晚出行高峰时段人流调度密集,节日出行人员增加,往往会因为人满为患导致地铁输送速度放缓,影响了乘客出行,乘客大量聚焦到车站、换乘站,增加了许多安全隐患,只有通过良好科学的地铁客运组织,才能有效梳理人群,保证地铁快速通行能力,使地铁尽快安全、有效运转,各级地铁管理单位需要狠抓落实,不断提高组织能力,重视地铁运行实际问题。

一、地铁客流组织主要原则

(一)地铁客运组织总体原则

地铁客运组织是一件复杂的工作,需要不同部门形成良好配合才能完成,整个组织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安全、及时、有效的基本原则,合理组织乘客通行,缓解站车压力,在进行疏导的时候,要合理设计,有效控制客流。为了及时有效缓解地铁交通压力,地铁车站就需要日常做好调研,对本站通行能力做好应急设计,依据本站具体客流特征、设备设施安排、出行换乘方向情况等,尽可能精准的设计好客流流向、出站环节,保证客流不会出现交叉拥堵,实现客流顺畅通行目标。

(二)地铁不同单位客运组织原则

地铁运行是多个单位的整体配合,组织输送也需要多部门联手进行,单独部门很难完成大规模客流组织,为了保证地铁客流合理,则需要在几个方向加以管理,一是车站组织原则。在组织中依据由下至上和由内至外的基层原则进行,利用好三级客流控制举措,使客流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达到治标又治本的作用。在遇到高峰出行时,要根据现场情况做好应急处理,使用各种客流控制手段,实现客流有序与可控。二是地铁换乘站客运组织原则。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现整体客运情况安全、可控和统一。换乘站是人员密集的重点部位,公司需要把得力人员安排于此,选派工作经验丰富、平时就在承担大客流组织任务的值班站长等承担换乘站的客流组织指挥,要想把握好换乘站客流,就需要掌握好先控人闸客流并且再控制换乘客流的原则,避免因客流过大导致了人群失控状况发生。三是地铁线网联控组织原则。要想做好线网控制,则需要优先满足主控站内客流疏导期,掌握好有利时间,在最佳时期有效缓解高满载率,使各个区段客流压力不断减弱,从根本上解决客流过大的问题。

二、客运组织的方法分析

(一)正常情况下的客运组织方式

针对于地铁站的客流组织而言,主要是经过了以下的几个方面内容所组成:一是为进站组织;二是为出站的组织;三是为换乘组织。针对于进展组织而言主要是为乘客进入出入口以及站厅和候车区等一系列的组织,在这个过程中其客流组织过程中其工作人员必须要能够保证其乘客可以根据先下后上的原则进行乘车。然而对于出站组织而言,主要是为进展组织顺序相反的一个过程,乘客主要是根据其向标示寻找有关的出入站,进而通过闸机后进行出站。然而换乘组织则是为乘客在达到换乘站下车之后并没有经过出站的闸机,直接的根据其换乘导向从而达到另外的一个目的线路的站台进行换乘,通常情况下换车站的人流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同时客运组织的难度也是比较高。

(二)紧急情况下下的客流组织分析

对于地铁车站而言,主要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疏散以及隔离等组织的方式去进行工作的开展,然而隔离主要是为车站内的乘客出现性质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争执或者是打架等没有办法控制的局面时候尽快的将其进行隔离,然而疏散乘客进而避免出现误伤,对现场进行保护。此外在流量比较大从而出现交叉干扰的时候在闸机以及出入口等关键点应用伸缩铁围栏等设施,有效的隔离人群使其能够保持客流的通常。此外在出现乘客伤亡以及恶性传染病人的时候则是需要采取隔离的措施。疏散主要是包括了疏散以及隧道疏散等方面的内容。清客而言则是包括了列车清客以及车站清客等两个方面的情况,对于前者而言主要是为列车出现故障的时候经过行调制定车站值班的站长从而去担任相应的负责人,对于后者而言主要是为末班车终到站进行清客的过程中时要求车站内的所有乘客都离开车站。

(三)大客流的组织分析

针对于大客流而言主要是为在节假日以及大型活动等情况下的大量乘客乘车的情况,可以预期大客流控制的组织工作可以能够做到早预想以及准备和控制等,同时也是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能够对其本站的具体组织方案和控制措施等进行充分的了解,此外阵型分布式这是需要能够做到快速和准确,保证人员可以及时的达到关键地点,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则是需要进行广播的宣传。

三、地铁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策略

(一)站台客运组织安全管理

站台是地铁最主要的枢纽,是人群聚焦的重要区域,站台安全是地铁运行的关键。一要密切关注乘客信息。站台人群密集,人流复杂,需要通过现场监控、视频监控等方式,重要做好乘客上、下车动态信息,对出现乘客抢上、抢下等状况,一定要全面制止,及时解决乘客问题,确保乘客站台进出安全。二是利用安全防护,为了人群导向正确,需要在站台醒目位置旋转屏蔽门,有利于维持乘客上、下车秩序,通过伸缩带控制,做到乘客上下行的安全监护,合理组织客流,避免出现拥堵现象,合理保障乘客正常上、下车安全,对人群密集区域需要及时组织,一个区域客流组织结束后,要物随人走,进入下一个组织区域,保证整体有序进行。三是加强对乘客候车指导,这是总体的示意,需要合理利用好地铁安全防护设备,通过对主要区域放置栏杆、安排引导标识、增加工作人员志愿者的方式,使乘客们能够尽可能均匀分布,有秩序的等候车辆,避免出现混乱局面。四是要关心好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弱势人群,需要设置地铁爱心专区,对弱势人群进行有效安置,对携有大件行李者要组织到专门区域等车,确保站内乘客按秩序排队,留出容许乘客下车的有效快速通行通道。

(二)扶梯客运组织的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对于扶梯的客流控制点而言,主要是为距离楼梯口或者是扶梯口两米以上的一个缓冲距离。同时其控制口的宽度则是需要能够小于楼梯口宽度或者是扶梯的宽度,在客流量比较大的楼梯口或者是扶梯口则是需要能够安排专人能够及时的去引导乘客,可以避免出现拥挤等情况。此外也是需要能够密切的去关注扶梯上的乘客疏散完成后才能够关闭扶梯。最后则是需要采取扎带进行固定控制点的铁马,进而根据其渐进缩小的一个原则将其铁马可以摆成斜口或者是喇叭口,是禁止垂直的进行控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则是需要提前的多设置控制点,可以缓冲流量比较大时候的冲击力。

(三)入闸机客运组织的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在控制客流的时候需要能够保证每一组至少可以开放二台闸机,并且也是可以采取回形阵的方式或者是分批进入的方式去对客流进行控制,使其可以尽量的避免应用之间去关闭闸机的客流控制方式,在客流控制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的乘客可以开辟相应的绿色通道,帮助其可以快速的进站。

地铁能够有效缓解大中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在交通中具备巨大优势,符合我国环保与节能要求,其发展空间较广,为了提升地铁运行效率,则需要维护单位注重地铁客运组织与管理,有效强化组织和调度,保证地铁运营效率及安全。

参考文献:

[1]彭婕.地铁客运组织模式探究[J].科技展望,2016,2608

[2]谢於男.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探讨[J].科技风,2016,14

[3]李哲.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客运安全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