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王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王凯

王凯

哈尔滨大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摘要:随着建筑建设的发展和推进,我国各类建筑拔地而起,其中也伴随着巨大的建筑能耗,给社会能耗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技术显示出了应有的地位。本文从国内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现状出发,分析了三种常见的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技术,然后提出了这些技术未来的发展,期望能够对有关的研究和实践产生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建筑节能;墙体保温;建筑节能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对我国建筑要求较高,也对建筑材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当前能源消耗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建筑及材料消耗已经占全国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一比例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继续提高,建筑能源消耗将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重头戏,并且伴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建筑能耗已经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群众的正常生活,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应加大保温节能技术的研究,而其中建筑的外围护机构也成为保温节能技术的关键突破点。

一、墙体保温材料的应用现状

为了实现建筑节能,基本措施就是使用先进可靠的保温材料。在众多的建筑材料中,实心砖的安全性、节能型等性能还存在很多缺陷,逐渐被空心砖和多孔砖所替代,在多数城市建设中得到了铭文规定和确认。以下就对常见的墙体保温材料进行介绍:

1.空心砌块墙体

空心砌块墙体以实现保温为目的,其主要原理是阻隔墙体砌块之间的空气通道中气流的流动,另外,在砌块墙体的空隙部分添加絮状物、膨胀珍珠岩等保温隔热材料。

2.围护结构

当前,多数建筑物都使用岩棉、泡沫塑料等作为保温材料。所谓的围护结构即建筑最外面为木质墙板或塑料墙板,里面是硬质泡沫塑料,主体墙面使用铺贴高热阻值玻璃棉保温毡,最后为石膏板。

3.墙体空腔结构

利用压缩空气将玻璃棉吹到空腔中,压实填充,对玻璃棉的要求为絮状或块状。在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为岩棉、聚苯乙烯塑料、聚乙烯塑料等新型保温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外墙传热。

二、建筑物外墙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1.外墙保温节能技术

外墙保温技术就是在建筑物的外侧布置保温材料以实现保温的技术,它能够减弱温度、热度等对建筑物内部的影响。能够较好地保护建筑主体。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朱墙体的隔热性能,同时也能够稳定建筑物内部温度,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有效抑制防潮、建筑内部结露等情况。常见的外墙保温技术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外挂式保温复合墙体。这种墙体多使用苯乙烯泡沫板、玻璃棉等。

第二种,聚苯板和混凝土墙体一次浇筑成型的墙体。这种墙体多将聚苯板放于建筑物模板内部,与混凝土建筑。这种墙体有网体系和无网体系两类。

第三中,涂抹聚苯颗粒保温料浆保温墙体。这种墙体的结构分为保温隔热层和抗裂防护层两层,主要使用的保温材料为保温胶粉料、聚苯颗粒轻骨料加水搅拌成的膏状物。

2.外墙内保温技术

外墙内保温技术是指在建筑物内侧设置保温层。外墙内保温技术的施工简单,由于其在建筑物内侧,其对防水等性能要求较低。但该技术也有不足,时间长了建筑物内部装修会出现裂缝,墙面上不能悬挂重物,另外,建筑物梁柱的一些部位还容易出现冷桥,导致热量损失。建筑物内保温技术常用的材料有石膏、水泥复合成的保温板。在施工工艺方面,以粘结石膏粘结,用石膏粉和外加剂混合制成抹灰材料粉刷,要定时添加一定的水。

3.外墙夹心保温节能技术

外墙夹心保温技术就是在墙体中间布置保温材料的技术。该技术的优点是保温材料在墙体中间,不仅能够起到保温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保护保温材料。其缺点是,该技术的施工难度大,而且如果墙体内外部的温差较大,容易使外墙产生裂缝,导致外墙的稳固性下降。另外夹心复合板墙体经常发生空气对流,容易发生热桥现象。

三、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1.提高工业废料的回收利用、

由于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总量较少,我国未来会开发砌块制品。建筑砌块是建筑的主要材料,将废弃的工业废料转化为建筑砌块,不仅能够保护环境,同时也可以变废为宝,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技术。

2.保温复合材料的开发

新型的保温复合材料是促进建筑节能的直接措施。当前的建筑主体材料以混凝土为主,其保温性较差。因此,应研发出一种既能用于建筑的材料,又能保温的材料这将对我国建筑节能产生长远的意义。

3.提高保温节能墙体产品的标准

随着保温节能墙体技术的发展,其发展规模也受到了限制。因此,应建立有关保温节能墙体产品的标准体系,以规范节能墙体市场,保障节能墙体技术的健康发展。

四、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面临的问题

1.我国能源消价格低,建筑开发商不够重视

为了保障我国群众的权益,我国的能源价格较低。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建筑开发商即使搞节能住宅,也会由于住房价格的上涨也难以销售出去。因此,多数群众不能体会到建筑消耗和自身利益的关系,导致了对能源消耗的不重视,节能意识较低。

2.相关法律不健全、标准不严格

现行的法律条文不具体,实际操作性低,有关标准也不严格,使得节能措施的执行出现的问题较多,对具体的执行监督不到位,另外就是对违法者的处置不够严厉,不能有效对其产生震慑。

3.民众的节能意识较低

由于各级政府对当前的节能宣传教育不到位和我国民众的综合素质较低等原因,多数民众还没有认识到能源危机其实离我们已经很近,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生存已经收到了能源危机的威胁。

4.政府缺乏对建筑节能的支持

多数欧洲国家都以减免税费的方式鼓励开发商在建筑中执行节能标准,而且还提供了一定的补助。但在我国,对建筑节能的支持还没有落实到实处,没有实质性的奖励和支持措施,使建筑节能很少落实。

五、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措施

1.建立适应当前形式的节能措施

应根据全球能源形式,合理调整能源价格;实施分户供暖制度,提高用户的节约意识,提高用户节约能源的积极性。政府应通过减免税费、财政补贴等形式降低建筑商开发节能型建筑的成本,提高开发商建设节能型住宅的积极性。应制定补贴制度,使群众得到节能型住宅给用户带来的切身利益,使节能住宅成为全民的时尚和追求。

2.完善节能法规标准体系

建筑节能能够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的污染。因此,凡涉及公众利益的应有国家进行调整和实施。我国应尽快颁布有关的配套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规定各方在建筑节能实施中的义务和责任。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节能意识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节能的宣传教育,让民众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及对自身的切身利益,使广大民众能够自觉践行节能行动。

4.制定对建筑节能的奖励措施

应建立中央专项建筑节能基金,由财政支持建筑节能工作,用于旧建筑的改造升级、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制定等工作,以全面支持建筑节能的开发和应用。同时政府还应专门拨付科研经费用于建筑节能和墙体保温技术的开发工作,以不断促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开发和使用。

结语

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给予了充分的认识。特别是在建筑行业,节能环保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节能建筑是指在保证建筑基本的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以节能环保为目的,使用节能材料,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节能、环保和宜居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给予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建筑节能和墙体保温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未来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昌运,刘大聪.简析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8):199.

[2]黄莉莉.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技术应用浅析[J].门窗,2016(05):32-33.

[3]朱怀勇.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的相关分析[J].电子制作,2014(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