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在脑卒中患者预防足下垂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在脑卒中患者预防足下垂中的效果分析

曾欣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在脑卒中患者预防足下垂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康复训练中使用的足下垂预防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足下垫方枕法,观察组则采用“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预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足下垂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伸肌痉挛、踝关节足趾屈、无背屈功能、背屈功能减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发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脑卒中;足下垂

【中图分类号】R74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137-02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心脑血管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脑卒中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护理成为医院研究的重点。尽管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其高致残率仍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足下垂就是比较常将的一种,其发生率高达54%[1]。本文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在足下垂预防中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力≤2级。

按照其康复训练中使用的足下垂预防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在37岁到74岁之间,平均(51.8±3.1)岁。其中,左下肢偏瘫、右下肢偏瘫、双下肢偏瘫的患者分别有14例、18例、28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患者的年龄在36岁到73岁之间,平均(52.3±3.6)岁。其中,左下肢偏瘫、右下肢偏瘫、双下肢偏瘫的患者分别有15例、18例、27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肢位置及肌力的比较都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急性治疗期间即使用“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预防足下垂,护具的佩戴方法是:将其足部带、腿部带分别固定于前脚掌处、小腿肌肉最饱满处上方,并对松紧度以及连接带的长度进行合理调节,保持足部置于背曲90°功能位。同时,在康复期间配合积极的肢体锻炼:将肢体置于功能位,脚掌置于床面,在护士的辅助保持髋内收位,并配合扶持其患侧膝关节,进行髋关节屈曲及膝关节伸展的运动,全套动作每次重复五遍,每天两次。同时,辅以对小腿三头肌的定期按摩。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足下垫方枕法,并配合康复训练,预防足下垂。

1.3评价标准[1]

在矫正半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了解其足下垂发生情况,足下垂的评价指标包括:伸肌痉挛、踝关节足趾屈发生率,背屈功能的有无和强弱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描述与对比分别采用百分数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伸肌痉挛、踝关节足趾屈、无背屈功能、背屈功能减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足下垂是因小腿前肌群及外侧肌群麻痹、小腿后肌群痉挛牵拉导致的,不仅会制约患者的行走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表现出患肢、健肢运动不对称,下肢不协调的情况;而且会对患者的踝部功能恢复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患者常用生活质量的改善。因而,如何在康复过程中尽量对可能出现的肌肉痉挛、萎缩等继发性损害进行规避和控制是预防脑卒中足下垂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足下垫方枕法、踝足矫形器法等对脑卒中足下垂的情况进行预防矫正,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点,足下垫方枕法的操作不便,在躺卧等体位时使用受限;踝足矫形器法在固定踝关节的同时对踝关节活动造成了限制,且质地坚硬,舒适度差。“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是我院神经内科使用的一款配合肢体康复训练使用的足下垂预防工具,其主要机制在于通过保持踝关节功能位(背曲90°中立位),实现预防足下垂的目的[2]。

本文对比了常规足下垫方枕法与“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干预法对于预防脑卒中足下垂的效果,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在伸肌痉挛、踝关节足趾屈、无背屈功能、背屈功能减弱发生率的比较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其对足下垂的预防效果更佳。与传统的足下垫方枕法相比,“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的使用更加方便,其使用的材料为日常常见棉布,一方面,不会对患肢造成捆绑感、摩擦感,患者的使用舒适度更高,另一方面,“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的牵引带调节方便,能在保持适度牵引力的同时,不影响正常血液循环。同时,其适用范围、时间更广,患者在睡眠、翻身、起卧等各种情况下都可以正常使用,趾端血运观察方便,有利于其他康复训练措施的配合实施。

综上,“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发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牟丹,冯丽沂,何斯思,等.良肢位摆放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预防足下垂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28-30.

[3]陶如华,陈玲玲,关畅.“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在脑卒中患者预防足下垂中的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0):1676-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