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校园足球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意义

赵莉

青岛工学院山东省青岛市266300

摘要:大学橄榄球设施和足球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足球的兴趣。校园足球所具备的教育属性要求其必须遵循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规律,立足于学生的教育需求,始终保持朴质的育人态度,服务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校园足球的“初心”应该是“育人”“树人”。坚持这样的“教育初心”,笔者认为发展校园足球必须回归教育本原,要立足于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和兴趣培养,摆脱各种功利主义、锦标主义、形式主义的影响,这样才更有利于推动校园足球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校园足球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意义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也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予相同行业进行工作的人员提供出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校园足球;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意义;分析

1导言

足球课是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门重点课程。在足球课堂上,注重个体价值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高中足球教师,培养高水平足球教师,足球训练,扩大足球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足球,以阳光和积极的体育精神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校园足球是在我国足球事业发展深陷困境的背景下提出的,其是我国足球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校园足球“理所当然”地肩负起了“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振兴国足”的历史重担。然而,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校园足球很容易陷入“漠视教育本原”的认知误区,即忽略校园足球本身的教育价值。在社会的特殊关注下,校园足球被赋予了与其它运动项目不一样的价值功能,从而导致校园足球在学校体育教育的“育人之路”上渐行渐远。而从教育的本原来看,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构成,其与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其它运动项目一样具有共同的教育属性和价值理性—“育人为本”。

2现状与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体育教育事业得到了规范的法律支持,我校体育事业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逐渐传播到中国的偏远角落,也在体育教育中。该行业已经有很多发展。在这个问题上,随着问题的解决,体育教育逐渐从绿色转向成熟。今天的教育问题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观念的偏差,另一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体育学校的兴趣不高,最终导致体育学校学生体质较差。经过长时间的探索,这个概念也被人们所接受。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开展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都是基于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越来越多地运动,从而导致学生的体育课程爱好。2)教学方法使用单一。在现代社会,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导致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明显,达不到国家教育目标。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教育模式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但是,体育教育者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仍然选择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最终导致学生体育教学效果的折扣。3)传统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但是很多老师不这样做,或者承担学生用单一教学方法的教育,即不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这样的概念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体育器材来自简化到多样化,然后自然更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不断适应变化是最有效的方式,使学生接受最开放的教育。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关键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照顾每个学生,也不能照顾每个学生。学生的情况。

3完善校园足球模式,推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

3.1校园足球带动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优化

校园足球的引进和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学校体育模式的创新主要采用一品脱的教学体系。首先,选择具有体育特色的综合性体育项目,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在投入校园教育资源后,将学校发展成具有自身区域特色的学校。色彩教育平台。目前,足球运动主要是以足球为主导,可以组织国家足球交流和竞赛活动,提高我国学校体育水平,最终将其推广到多元化体育。

3.2校园足球带动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优化

推广逐渐开始使许多校园足球学校改变了体育的基本模式,并成为一所学校的基础教育体系之一。主要方式是选择体育特色和综合项目,并将其与学校本身相结合,以促进其他体育项目的发展,使学校成为一个特色的体育教育平台。具体操作是在寻找特殊体育特征的基础上优化课程,如学生教授体育技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目前主要以学校足球为实验和推广的推动项目,为了建设一所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未来,这种教学方法将扩展到其他运动领域,努力建设更多具有项目特色的体育文化学校。

3.3统筹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推动校园足球的内涵式发展

校园足球全方位、内涵式的发展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政府部门应该充当校园足球创新发展的“总设计师”,对我国校园足球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行系统谋划。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协调性,立足于校园足球发展的全局,从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体质提升、后备人才培养、振兴中国足球等各方面、各层次进行统筹规划,增强顶层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接地气性”,集中校园足球发展的各种优势资源,促进校园足球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从校园足球教育本原上来看,学校要在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校园足球课堂教学、校园足球课外活动、校园足球联赛等教育活动。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提供相应的顶层设计,出台“校园足球教学改革指导方案”“校园足球公共服务购买指导意见”“校园足球竞赛经费筹集和管理意见”“实施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等。政府部门的制度安排要密切结合基层学校的实践需要,同时基层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制度安排的正确解读和理解。增强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统筹性、整体性,实现自上而下的顶层谋划和自下而上的统筹落实之间的紧密联系。“相关利益部门或主体”必须认识到发展校园足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注重校园足球发展的长期效益,遵循校园足球的内在发展规律,优化发展结构和方式。在遵循校园足球发展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明确“育人为本”的“足球教育”思维,坚持观念更新、体制创新、形式革新、结构优化“四位一体”的改革布局,推动校园足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校园足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数量和质量协调发展、速度和效益协调发展、规模和结构协调发展。

3.4校园足球推动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协同合作

我国颁布的一系列关于体育的论述都是针对职业足球的需求。足球受到校园和校园的重视。体育参与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校园足球和体育部没有明确的指导。这也使得体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的限制几乎为零,这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但2015年,中国颁布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指出在体育综合治理中,要加强对校园足球的制约和引导,加强对学校体育的控制。本文提出了相关问题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具体解决方案,以协调体育部和教育部做好工作安排,增加足球比赛教育的适当内容。各单位共同努力,促进足球的全面发展。不难看出,未来校园足球的发展,将不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而是教育体制和体育部门的重点项目,全力推进中国体育教育的全面进步,所以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5遵循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规律,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校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因此“育人”是学校体育教育最朴质的价值目标。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发展目标必须要与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保持一致性,所以校园足球的价值取向必须遵循学校体育教育的“育人”目标。从教育的本原来看,校园足球的核心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因此,发展校园足球必须要遵循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规律,坚持“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育教学规律制定发展目标,确保校园足球的持续健康发展。发展校园足球不应该“绑架”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实行“一刀切”的发展策略,而必须要立足于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之上。从学校层面上来看,要正确认识校园足球的价值和功能,摒弃功利主义、锦标主义、形式主义等急功近利的思想,必须认识到校园足球不是为了培养“足球精英”,而是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所以校园足球的开展不能“一切向成绩看齐”,而更应该让学生“玩足球”“踢足球”,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硬环境和软环境,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明确校园足球育人价值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推进校园足球与学校体育教育的深入融合发展。将校园足球提升到“品牌学校建设”“学校创新育人”的高度,让校园足球文化内嵌到学校的文化基因中,营造长期、稳定的内在环境,确保校园足球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价值目标。从足球教师层面来看,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足球运动技能和足球教学能力,还应该树立先进、健康的育人理念。通过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让足球教师不仅要成为足球技术的传授者,更要成为传播足球文化和足球理念的“足球教育家”。在足球教学中应该遵循学生兴趣爱好,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足球的乐趣。帮助学生养成足球学习和锻炼的习惯,让足球伴随学生成长、生活和学习,在长期的足球学习和运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因此针对于这个方面的内容而言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4结论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总而言之,校园足球是伴随青少年成长、培养青少年的系统化教育工程,必须坚持“育人为本”“育人为先”的发展理念,明确校园足球的终极价值目标—“育人”,不能将校园足球当作实现其它目的的“工具”。校园足球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第一性目标和第二性目标的和谐统一,实现校园足球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高度契合。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明确校园足球的“育人”价值,推进校园足球和学校教育的深入融合,坚持“以球为体,育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简而言之,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但是,在今天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观念偏差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导致体育学校兴趣低下,体育素质无法提高。足球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进校园足球活动可以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中的单一问题,让学生享受足球的魅力,进行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课题编号:16SAQ106

参考文献:

[1]马超.校园足球文化视阈下初中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与足球发展研究[J].运动,2018(03):6-7.

[2]周俊,杨晨飞.校园足球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2):82-83.

[3]刘大为.校园足球联赛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01):41-42.

[4]王立军.校园足球推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研究[J].山西农经,2017(22):116.

[5]张辉.我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10):140-144.

[6]李静,胡冰媛,杨子.校园足球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4):130-131.

[7]刘昊.泸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7.

[8]张恒.洛阳市校园足球监管系统构建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