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的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护理不良事件的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杨蕾

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发生的21例常见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结果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全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8例,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3例,减少了62%。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虽在所难免,但如果管理者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不良事件;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任何一项护理活动执行不当均可影响患者安全,即使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核心制度,仍有可能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尤其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又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系数,从而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隐患。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全院共收住住院病人6859例,其中男性3781例,女性3078例,共发生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21起,发生率0.31%,给药差错8起,跌倒6起,药液外渗4起,压疮3起。

1.2方法

对2010年全年全院发生的四类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护理管理,强化培训护士,督促护理工作制度的落实等。

2原因分析

2.1给药差错

(1)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2)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中马马虎虎,漫不经心,查对不认真,对于药名、病人姓名相像时,就错发药了。(3)交接班不认真,特殊药物给药前没仔细交接等。(4)护士的药学知识掌握不够,不能对本科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熟知,常规药品的作用与病人不相符时,护士不知道,就给病人用了。

2.2跌倒

(1)年龄因素: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器官的退化,感觉功能障碍、视力、听力减退,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反应迟顿,易跌倒。(2)药物因素:使用的有些药物,如降压药、控制血糖药、安眠药、镇静剂等,特别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药和麻醉镇痛药,被公认为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3)环境因素:病人入院后,对病区环境不熟悉,加上偶有地面潮湿、有积水、光线不足、地面不平等,行走时稍有不慎极易跌倒。(4)护士因素:巡视病房的次数不够,间隔时间长,不能及时发现和帮助患者的服务需求。

2.3药液外渗

(1)患者因素:临床中的几类病人在输液时易发生药液外渗,即小儿、老年患者;重症患者;癌症患者;糖尿病患者。(2)技术因素:穿刺的护士没有经验,穿刺技能不过关。(3)血管因素:如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

2.4压疮

(1)力学作用: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2)局部皮肤受潮湿或排泄物的刺激。(3)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

3防范措施

3.1给药差错的防范

(1)强化培训:加强业务培训,使护理人员明白各项护理工作制度、职责等;还应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护士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提高风险意识;加强护士责任的教育,不断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2]。(2)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要求并督促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执行制度及交接班制度。(3)增加巡视:护士长在病区应随时巡视病房,检查各个护士的工作质量,尤其对新护士,责任心不强的护士,更应注意环节质量的控制。(4)加强护理人员对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各科室都建立了药品说明书,各护士长都收集了本科常见药物及抢救药品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整理成册,并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

3.2跌倒的防范措施

(1)评估病人:护士对入院的60岁以上老年病人,要全面评估病人的既往史、跌倒史、服药情况、睡眠及意识情况等,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环境管理:如离开患者应加上床档;将日常用品放于患者触手可及的地方;并将呼吸器放在床头或枕边。夜间打开地灯、保持地面干燥。(3)加强管理:我院护理部将“预防患者跌倒”纳入质量管理范畴,并不定期进行检查,拟定相应的预防对策,确保执行。

3.3药液外渗的防范措施

(1)提高穿刺技能水平:力求一针见血,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避开关节处,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尤其对小儿、老年人或意识障碍的病人,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输液完毕,正确拔针等。(2)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增加巡视力度,检查穿刺部位及液体点滴是否通畅,以及病人的反应,如发现药液外渗,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是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护士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3.4压疮的防范措施

(1)评估病人:使用“压疮评估表”对病人进行评估打分,对于高危人群要进行健康宣教及必要的防范措施。(2)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每2h翻身拍背一次,必要时缩短间隔时间,并使用海绵垫、气垫褥等,使支撑体重的面积加大,减小压疮,对易受压的骨隆突处,可用软枕、海绵垫等架空,以减轻对局部组织的压力。(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清洁、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对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患者,应及时洗净擦干,局部皮肤涂凡士林软膏。(4)加强营养:评估后如病人营养不良,护士应做饮食指导: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不能进食的患者和医生协商,静脉补充营养。

4讨论

通过对2010年全年发生的四类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一系列的护理防范措施,致使2011年全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8起,减少了13起,减少了62%。研究显示:有些护理不良事件虽然难以避免,但如果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加强管理,注意护士队伍的在职培训,尤其是新护士的培训,认真督查各项护理工作制度的落实,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唐玉平.14起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10):1220.

[2]何洁文,护理行为中的安全问题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18(318):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