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内固定术与开放式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3
/ 2

微创内固定术与开放式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对比

郭建利张芝亮主李浩宇胡道军陈瑞杜远立

(宜昌长航医院·东院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微创内固定术与开放式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开放式固定术治疗,实验组实施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开放式固定术,能更好地促使患者各项指标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微创内固定术;开放式固定术;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6-0086-01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脊柱骨折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其多是因为间接外力作用所致,在男性青壮年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1]。根据临床研究,胸腰段脊椎时躯干活动的集中位置及脊柱弯曲位置,因此在受到外力作用时通常更容易发生骨折的情况,并且患者骨折后通常会有马尾神经症状及脊髓损伤的情况。本研究对微创内固定术与开放式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19~72岁,平均(45.83±6.91)岁。实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70岁,平均(45.79±6.85)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开放式固定术治疗,先实施体位复位处理,然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之后指导并协助其保持俯卧位,使用X线对患者的复位情况进行透视观察,准确定位伤椎在皮肤表面对应的位置后开切口,暴露患者的关节突与椎板,使用X线对患者的伤椎位置进行确定,并明确椎弓根螺钉的置入位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将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过程中先置入正常椎的椎弓根螺钉,然后将伤椎的椎弓根螺钉置入并使用连接棒进行固定,在伤椎椎弓根与近端之间做好制成处理,确保伤椎高度恢复后对后凸问题进行处理,使用X线对椎弓根的位置进行核实,确认无误且伤椎高度恢复后关闭手术切口。

实验组使用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利用X线机及内固定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克氏针对患者椎弓根在体表的对应位置进行标记,然后沿标记开切口,利用脊柱穿刺针对进针的位置进行确定,并固定穿刺针于椎弓根外上方,向外侧移动1㎝后经皮进行穿刺,在确定进针点无误后将其刺入患者的椎弓根,穿刺针进入椎体后将针芯拔出,将导致置入并使用扩张器扩张通道,将扩张器退出后在延长杆上安装万向螺钉,在X线透视下将其旋入椎弓根并完成安装,在确定螺钉组套处于同一水平线且能自由移动,对延长棒进行旋转后固定尖端,开小切口并在透视下完成置棒器的旋转,穿过jir9ou和皮下筋膜达到钉槽后穿过钉尾,使用压缩手柄对螺母进行固定,之后将延长杆和置棒器取出,缝合皮肤及筋膜后完成手术。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包括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矢状面指数。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的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两组治疗指标(x-±s)

3.讨论

胸腰段是人体日常活动中脊柱的关键位置,其在受损后将直接导致患者的躯体活动能力丧失,在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生理性弯曲,影响脊柱功能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截瘫的情况[2]。手术治疗时目前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主要方法,其通过手术对患者的骨折进行复位及固定处理,能有效促使患者的脊柱恢复到正常的胜利位置,从而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3]。开放式固定术是以往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的常见方式,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提升。但根据临床实践,开放式固定术后患者的伤椎功能通常难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并且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手术后恢复速度较慢,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微创内固定术是用于脊柱骨折治疗的微创手术方式,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并且能够明显促使伤椎恢复到正常状态,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对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有很大帮助。

本研究对微创内固定术与开放式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治疗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微创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开放式固定术,能更好地促使患者椎体功能恢复,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宇,郑佳状,汪凡栋,等.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09):689-692.

[2]宋思桐.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7):14-15+23.

[3]成震宇,蒋定华,任宏.微创内固定术与开放式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对比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01):69-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