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人工成本、微薄利润最大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降低人工成本、微薄利润最大化

乔树叶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何获得微薄利润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呢?毋庸置疑,夯实企业内部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劳务管理;施工工艺;培训;管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何获得微薄利润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呢?毋庸置疑,夯实企业内部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有力保障。

人工成本在建筑工程成本中占据了30%-35%的比例,把人工成本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是一项全员全过程的工作。

下面我将从人工成本控制方面进行分析:

一、加强劳务管理

优胜劣汰,严把劳务队伍审核关。劳务队伍是现阶段施工企业重要的施工力量,是企业能否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施工任务的根本着力点,所以在劳务队伍的选用上尤为重要。

(1)首先应选用正规、有资质的劳务公司来合作;其次选择有合作基础的、信誉良好的队伍;再就是加大对优质队伍的引进,充分发挥我们在劳务队伍选择中的主动权。

(2)合理分配,实行“饥饿管理”模式。即使再优秀的劳务队伍,也要避免给予过多的工程,因为这种缺乏竞争的模式对我们是弊大于利的:

一、工程量的增加会带来较高的资金压力;

二、容易出现转包、分包现象;

三、会影响到工程质量、进度,让我们企业信誉受损;

四、容易滋生骄横之气、难于管理,甚至找各种理由抬高价位。

所以,在工程分包上,始终让他们保持“饥饿感”和竞争的压力,才对我们更有优势。

(3)合同之治、契约之理,加强劳务合同管理。劳务进场前应先签合同,不及时定价签订合同,一旦劳务进场,我们在谈判中就失去了主动权,造成价位持高不下,合同内容难于达成一致的局面,本来有些进场前可以接受的条件,也因为角色换位难于谈拢。

(4)规范合同文本,细化合同内容。如果合同中对结算时容易引起争议的条款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往往就会对我方造成很大损失。例如:

某砌体合同中只定了砌体和二次结构的价格,对预制小过梁的结算未明确,八个楼共计3878.32米,按构造柱45元/m结算,总价174524.4元。通常情况下,这些小过梁是买成品或是现场集中预制,购买成品不超过25元,集中预制人工费也就在18元,难度远不如现场浇筑的构造柱若按构造柱价格结算,则会造成损失多达(45-18)*3878.32=104714.64元。

(5)严格履约合同,提高合同执行力。部分管理人员不看合同,现场管理松懈,造成多结、重复结算:某工程劳务大包的结算,建筑面积729.62m²/每层,按合同约定的计算办法扣去保温层后是719.62㎡,每层多算10㎡,共计27层,承包单价为217元/㎡,损失217*10*27=58590元,该群体工程4个类似单体,如果都是这个方式结算,二十几万的利润就白白流失了,而且这还不是个例。

(6)加强和完善农民工工资监管制度。利用有效手段对农民工工资发放进行监管,重视劳务队伍的“反索赔”,防范因投诉增加成本费用。

a实行实名制管理,每月对劳务人员考勤,利用指纹机、门禁等有效辅助手段监控出入场人员。

b实行共管账户,对劳务人员的工资发放采用银行打卡,确保工资发放到工人手中。

二、改良施工工艺,合理确定指导价

(1)利用先进施工技术降低成本。

a、一次主体施工中能带出的门头下挂梁、门垛、空调飘板、挑檐等尽量一次性施工带出,既能提高工程观感、也减少了二次成本的投入。

b、墙体拉结筋预埋钢板以前采用绑扎在钢筋上预留,但往往预埋不准,焊拉结筋时需要剔出,耗时耗工且观感不好;在模板上钻眼预留插筋,虽然省了剔凿的工序,但对模板造成了破坏。而采用直接把预埋板钉在模板上这种新工艺,就弥补了上述两种施工方法的缺点。

c、针对住宅楼空调预埋管,主体施工时应预留套管,可节省后期的打眼费用。打眼15元/个、每户按4个计算,300户就是18000元,套管的材料费加安装费每户约9.6元,则节省成本18000-9.6*300=15120元。

(2)结合市场,合理确定承包价位。

了解市场行情,利用信息平台、参考同类型工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指导价格。

主体大包模板系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综合单价,少则几元、多则十几元,单方建筑面积增加几元成本,对于公司来说,将会是几百万的损失。因此,定价前及时准确的测定模板系数是关键环节。

对于合同的单价和内容我们要仔细研究,认真推敲,签订对我方有利的条款,下面我将就以下案例举例说明:

1、某工程一期主体清工大包与某工程三期主体清工大包对比:其中同类型工程定价(结构、楼层数、层高、模板系数、施工难度、质量安全目标均接近、同时期施工),包含内容(一期有清工、辅材、信号工,三期有清工、辅材、塔吊司机信号工)。对比说明一期与三期工程类似、主体劳务承包价格一样,看似承包单价一致,实则有差异,因为一期未含塔吊司机、三期包含塔吊司机,塔吊司机按5元/m2计算,10万平米的工程就能节省50万元。

2、甲工程抹灰分项和乙工程抹灰分项对比:其中同类型工程定价(抹灰做法、工程结构、难易程度接近,同时期施工,价位一样),包含内容(甲工程不含门窗榜收口,乙工程含门窗榜收口)。对比说明乙工程门窗榜收口不再单算,含在承包价格内;甲工程门窗榜收口另按10元/m延长米结算,整个工程甲工程比乙工程多投入30多万。

3、甲工程楼梯铺贴大理石和乙工程楼梯铺贴大理石对比。其中同类型工程定价(同类型工程,价格一样),包含内容(甲包含内容一样)。对比说明单从合同上看两个工程无差别,但是实际甲工程更省成本,因为现场运输机械已拆,受条件限制,所有材料是人工上料,定价时考虑这个因素每平米加3元上料费;而乙工程系施工电梯上料,单纯参考甲工程价格未剔除人工上料因素,实际多发生了成本。

三、加强专业培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1)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新员工业务素质。前期好不容易降低的单价,由于收方人员对施工工艺不了解,对计算规则不掌握,不结合现场实测实量,完全依赖于软件计算,往往会造成应扣未扣、多收、重收等现象发生,使成本不降反增。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项目部每月报送的工程量,我们会根据收方的具体位置与电子版图纸进行核对。

(2)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施工企业应明确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和责任,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提高项目经理和项目组人员的积极性。项目部应领导项目小组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量化到人,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3)做好阶段性成本分析。重视成本的过程控制,根据工程形象进度,分阶段及时进行量算对比、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及时纠偏。

总之,施工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很多,关于如何有效降低人工成本,使微薄利润最大化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高心红.浅谈企业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11(8):211-211.

[2]杨海蓉.浅谈施工项目人工成本控制[J].发展,2014(6):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