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 1

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芦云

芦云(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科辽宁大连116021)

【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130-02

罗哌卡因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低浓度罗哌卡因具有明显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现象[1],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肛肠手术,观察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以期从中找出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肛肠手术的适宜剂量,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及分组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360例(混合痔186例,肛瘘104例,肛裂30例,肛周脓肿30例,直肠息肉10例),年龄18~78岁,体重43~80kg,ASAⅠ~Ⅱ级;分为3组,每组120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等情况相似。R1组(10mg):1%罗哌卡因1ml+0.9%氯化钠注射液1ml+10%葡萄糖注射液1ml;R2组(5mg):1%罗哌卡因0.5ml+0.9%氯化钠注射液1ml;R3组(5mg):1%罗哌卡因0.5ml+0.9%氯化钠注射液1.5ml。

1.2麻醉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常规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液,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及血氧饱和度(SPO2)。取左侧卧位,于L3-4用18号硬膜外穿针穿刺到硬膜外隙后,刺入细腰穿针,见脑脊液外流后,分组按不同剂量以0.1ml/s的速度注入配制的局麻药。注完后翻身置头高位20度平卧,15分钟后截石位开始手术。

1.3观察指标(1)感觉阻滞评定:以针刺法测试感觉平面。观察并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指给药后至患者出现发热、麻木等感觉的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从感觉阻滞起效至术毕患者感觉伤口疼痛的时间)。(2)运动阻滞评定: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0级,无运动阻滞;1级,不能屈髋关节;2级,不能屈膝关节;3级,不能屈踝关节)观察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指给药后患者抬下肢感觉无力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至Bromage评分为0的时间)。(3)连续监测ECG、BP、SPO2。收缩压低于基础值30%或90mmHg时为低血压,静注麻黄碱10mg;心率低于50次/分时为心动过缓,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4)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尿潴留、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

2结果

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阻滞维持时间R1组长于R2、R3组(P<0.01),R2、R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2、R3组几乎没有运动阻滞(P<0.01),R1大多数为Bromage1级能配合体位移动。术中三组血压、血氧、心率均比较稳定;术后尿潴留、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麻醉效果均为完善。

表1感觉运动阻滞时间(-x±s)

注:与R1组比较,**P<0.01。

表2不良反应情况(例)

3讨论

肛门直肠部手术相对短小,采用腰硬联合阻滞,操作简便、耗时少,穿刺针细、损伤小,并发症少。罗哌卡因有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现象,运动神经阻滞较轻,下肢保持一定的张力,有利于静脉回流,对回心血量影响较轻,麻醉后循环系统较稳定。本观察发现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似,感觉阻滞持续时间R1组长于R2、R3组。此结果符合既往报道,重比重条件下,运动阻滞比较明显,阻滞时间随剂量增加而延长,阻滞程度也渐趋完善,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相关性[2]。R2、R3组充分体现阻滞感觉运动分离,运动几乎没有阻滞,术毕患者自行移动,R1组术后肌张力恢复慢,但术毕时大多数能配合体位搬动。本观察发现三组比较血压稳定,不增加尿潴留。观察结果表明,罗哌卡因5mg用于单次腰麻均能满足肛肠手术的需要,而且R2、R3组不用配糖操作更简便、几乎没有运动阻滞,患者舒适感更强,故认为是肛肠手术麻醉的适宜方法。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32.

[2]于涛,高崇荣,卢振和,等.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的量-效关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