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期宫颈癌术前B超测量宫颈大小值的观察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不同分期宫颈癌术前B超测量宫颈大小值的观察分析

郭蕾

郭蕾(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超声科463000)

【摘要】目的:对不同分期宫颈癌术前B超测量宫颈大小值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手术患者202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B超检查,回顾性比较分析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肿物大小值情况。结果:经手术后经病理分期,本组患者宫颈癌0期27例,平均宫颈最大径线(2.54±0.22)cm;Ⅰ期42例,平均宫颈最大径线(3.21±0.32)cm;Ⅱb期102例,平均宫颈最大径线(3.98±0.36)cm;Ⅱa期31例,平均宫颈最大径线(4.23±0.43)cm,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平均宫颈最大径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B超测量宫颈大小值对于宫颈癌分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是治疗方案选择、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癌分期B超宫颈大小值【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58-02随着我国女性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会定期进行体检,这时我国的宫颈癌检出率显著上升[1],为进一步提高本院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能力,本文特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手术患者202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B超检查,回顾性比较分析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肿物大小值情况。现将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手术患者202例,其中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54岁,平均年龄为(41.21±2.12)岁。入组标准:经本院确诊的宫颈癌病例;愿意配合此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未在本院进行宫颈癌手术的病例;患有其他恶性肿瘤性疾病的病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B超检查,均使用本院PhilipsiU22型B超诊断仪,设定探头频率为3.5MHz[2],检查前让患者充盈膀胱,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常规扫查,对患者子宫、宫颈、双附件进行仔细观察,测量宫颈、子宫大小数据,回顾性比较分析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肿物大小值情况。

1.3统计学方法两组数据使用SP13.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均以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经手术后经病理分期,本组患者宫颈癌0期27例,平均宫颈最大径线(2.54±0.22)cm;Ⅰ期42例,平均宫颈最大径线(3.21±0.32)cm;Ⅱb期102例,平均宫颈最大径线(3.98±0.36)cm;Ⅱa期31例,平均宫颈最大径线(4.23±0.43)cm,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平均宫颈最大径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1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B超测量宫颈大小值比较

3讨论宫颈癌是一种女性常见恶性肿瘤,虽然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对于早期宫颈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却不能观察到宫颈形态变化和宫颈管内部的病变情况,而通过B超检查可以了解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宫颈大小以及宫腔内的异常状况,这些都对宫颈癌的分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B超在宫颈癌诊断方面具有以下优势:可以对宫颈肿瘤大小、部位、形态、局部扩展等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观察;对治疗中的宫颈癌患者的恢复情况可以进行动态、客观观察,较其他检查方法更为直观、简便;同时B超检查具有经济、快速、可反复性操作的优势[3],虽然不能检查出宫颈细胞的变化,但是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不同分期的宫颈癌病理,其宫颈大小值有显著性差别,可以在手术前更好的提供病灶范围,是否发生转移的重要信息[4]。本文研究重点是利用B超对不同宫颈各期患者的宫颈大小值进行测量,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论根据是宫颈癌发生后会出现宫颈形态的变化,会出现肥大,宫颈直径扩大的情况发生。本文研究发现,经手术后经病理分期,本组患者宫颈癌0期27例,平均宫颈最大径线(2.54±0.22)cm;Ⅰ期42例,平均宫颈最大径线(3.21±0.32)cm;Ⅱb期102例,平均宫颈最大径线(3.98±0.36)cm;Ⅱa期31例,平均宫颈最大径线(4.23±0.43)cm,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平均宫颈最大径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研究数据可以发现,虽然B超检查不能用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但是不同宫颈癌分期患者之间的宫颈大小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可以在手术前使用B超对已经确诊的宫颈癌患者肿瘤大小、分期进行预测,也可以在治疗中对患者进行复查,对于临床放疗剂量及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和相关临床报道结果情况相似,但观察病例数有限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对于早期宫颈癌及化疗好转病例,其B超声像图有时和正常宫颈无显著性差异,使用B超存在难以分辨的情况,所以需要临床医师充分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及病理检查作出最后的判断;同时也要注意和其他宫颈炎、良性肿瘤以及宫体癌的侵犯影像资料进行辨别,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充分利用B超这种辅助检查方法,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可联合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对宫颈管线、内膜管壁、血流变化进行进一步观察,为临床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信息。综上所述,术前B超测量宫颈大小值对于宫颈癌分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是治疗方案选择、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李萍,卢丽娟,彩色B超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医疗,2012,34:156—157[2]邹红玲,陈历排,傅文红,等.不同分期宫颈癌术前B超测量宫颈大小值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24):106—107[3]何涌,钟鸣,B超、CT、MRI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华夏医学,2009,22(3):413—414[4]薛卉,王育林.经阴式彩色超声多普勒对宫颈癌的诊断[J].中国保健营养,2012,9:900—902

来源期刊

健康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