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专业新进展及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心血管内科专业新进展及展望

杜士龙

杜士龙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对心血管内科的新进展进行分析以及展望,为心血管内科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对我地区心血管内科专业领域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且进行回归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近几年以来国内外的心血管内科专业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研究结果在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心电生理学和心脏起搏技术、心律失常治疗的与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有了新的进展与展望。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进展与展望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研究资料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查阅相关网络资料,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的心血管内科专业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地区心血管内科领域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且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1.2研究方法

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进行文献研究法

2.研究结果

通过研究,可以对心血管内科专业方面的进展研究如下:

2.1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的新进展

1984年,我国开始进行PTCA技术,开始的时候PTCA技术发展的相对比较缓慢,近几年来速度不断的上升。通过研究调查可以发现,我国内地在2007年的PCI登记情况,可以证实:全国的很多省、自治区共八百多家医院完成了十几万台PCI手术,并且在国际上这些手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有了很高的基础和实践,于2008年在亚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国也发行了《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正式的开始了对介入治疗的临床注册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具有前瞻性,在医学上取得了较大突出的成绩。

2.2心电生理学和心脏起搏技术的新进展

2007年有一篇名为“无线电起搏新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的文章在美国发表,这篇文章的主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在患者的体内接收通过股静脉把电极与心腔内超声接收器和胸壁的超声能量,并且通过超声能量运送到电能脉冲波。进而达到了心脏起搏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植入式电极导线带来的缺陷,并且也可以避免血气胸和动脉损伤的一系列情况。总之,无线超声波起搏器在心脏起搏技术与心电生理学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并且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2.3心律失常治疗的新进展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医学领域对心脏起搏认识也不断的深入,为了能够研究出与生理更加吻合的心脏起搏部位,在国内外纷纷进行了右心室流道间隔起搏和His束起搏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初步的证明了心脏起搏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但对其疗效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证实。

在心房颤动治疗中,永久性起搏防治心房颤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点,研究表明,房间隔起搏可以预防发生心房颤动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减少有症状房性心动过速的发作频率。也有的研究表明右房双部位起搏可以预防心房占颤动的发生以及有效并且耐受性好。

2.4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目前为止,由于经皮介入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且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等问题都可以较好的进行治疗,通过研究发小,心脏支架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腔内血管外科的发展,不仅降低了球囊扩张后的动脉再狭窄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少急性闭塞的发生率。从1996年以来,沈阳军区总医院共完成了周围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上千例,并且治疗的效果较大,临床改善率接近百分之百。

在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这两大类主要应用血管扩张性疾病的介入治疗,动脉硬化和多发性大动脉炎等是引起动脉瘤的原因,介入治疗与传统的腹主动脉重建手术相比等具有简洁、安全等特点。其中,外周动脉瘤支架等手术在国内外的大型心脏手术中都有使用,比如,西京医院等展开手术难度都比较大。

3探讨

3.1深化干细胞治疗研究

为了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干细胞的治疗,那么就需要深化对干细胞的研究,加强心肌再生和血管再生的基础上,再加强心肌再生和血管再生的临床研究,为了改善缺血性心肌患者的病发和治疗,要进一步的深入对干细胞治疗的研究。

3.2拓宽外周血管疾病治疗的适应症

膝下动脉闭塞病变、静脉狭窄及闭塞疾病的介入治疗要积极的进行开展治疗,进行一些糖尿病足干细胞的介入治疗,有效的降低患者截肢的可能性,有效的预防患者可能出现的在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病方面出现的问题,有效的扩大血管疾病的治疗范围。

3.3开展心脏电生理和经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有关研究

为了减少患者在心律失常方面的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要进一步的开展心脏电生理和经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相关研究,针对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些心房颤动的电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

3.4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综合防治

加强冠心病的预防工作,就要加强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重视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治疗,通过对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降压方式的联系,更加科学谨慎的去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频率,有效的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综合防治。

4研究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在不停的进步之中,在整个心血管内科诊疗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从出现新技术、修订技术方案与指南等,都进行着不断的探讨与摸索,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多的减少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痛苦,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要不断的对心血管内科专业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展望,不断的总结心血管内科在发展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正确的努力方向,对于发展中精华的技术与治疗理念,进一步的探讨,从而更进一步促进心血管内科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马丽媛,张宇清,等.中国高血压综合干预研究方案——起始联合降压、适度调脂和生活方式综合干预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11):810-815.

[2]方洁,余自成,蔡卫民.药师下临床的心得体会.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8,17(6):382.

[3]凡炼炼,刘玉梅,马海明,李忻.浅谈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进修体会,药学实践杂志,2010,28(4):308-310.

[4王文,马丽媛,张宇清,等1中国高血压综合干预研究方案——起始联合降压、适度调脂和生活方式综合干预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11):810-8151

[5]韩雅玲,姚天明.心血管内科专业新进展及展望[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4):355-359.

[6]杜昕,郭伟,刘小平,等.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处理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2):2955-2958.

[7]郭伟,盖鲁粤,张国华,等.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初

步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5):291-293.

[8]韩雅玲,王守力,李毅,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前高负荷量氯吡格雷预治疗近期疗效[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5,13(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