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及铋剂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及铋剂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王文雄

王文雄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东二环分院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四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和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287例Hp阳性P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42例,观察组予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和铋剂,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和铋剂,均按药物推荐剂用,连续服用2周。观察2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4.8%,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3.8%、84.8%,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7%、80.7%,Hp根除率分别为95.9%、85.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13.8%;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和铋剂的四联疗法治疗PU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雷贝拉唑;甲硝唑维

消化性溃疡是指酸性胃液(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所形成的溃疡。其病情绵延复杂,又与精神、情绪,心理有关,易于复发。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内科疾病,约有90%的患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1]。为了提高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笔者对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经电子胃镜检查的Hp感染相关性PU患者287例,均为活动期,排除恶性溃疡,全部受试患者均行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显示hp感染。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45例,男81例,女64例;年龄24-66岁,平均(42.6+/-8)岁;其中GU28例,DU96例,复合性溃疡21例。对照组142例,男79例,女63例;年龄岁,平均(26-67)岁,平均(43.4+/-9.5)岁;其中GU34例,DU94例,复合性溃疡17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溃疡大小及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

予雷贝拉唑(江苏豪森药业)10mg;克拉霉素0.5g;甲硝唑维(广州白云山制药)0.4g;铋剂均2次每d口服,连续服用2周。对照组予奥美拉唑(海南海灵制药)40mg;克拉霉素;0.5g;甲硝唑维(广州白云山制药)0.4g;铋剂;均2次每d口服,连续服用2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过程中嘱患者自行记录消化道症状及不良反应,于服药后第1、2、4周末复诊,并于第4周末行胃镜复查、快速尿素酶试验,观察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其中溃疡愈合评定标准参照文献[2]。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溃疡及周围炎症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发红,无明显水肿;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胃镜检查示溃疡基本消失,但仍有较明显的炎症;

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均有好转,胃镜检查示溃疡面积缩小>50%;无效: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胃镜检查示溃疡面缩小<50%。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2.22组患者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比较结果见表2

2.3.2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用药前后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治疗组服药后出现轻微腹胀、纳差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对照组出现腹胀11例、头痛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雷贝拉唑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与其它的质子泵相比解离指数值比较高,结合靶点较多,抗分泌活性高出奥美拉唑2一10倍,其起效快,可很快达到抑酸作用,可使胃内的pH值在很短的时间内升高[3]。克拉霉属于酶敏感性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的杀菌作用不稳定,雷贝拉唑能迅速升高胃内的pH值,为克拉霉素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杀菌环境。雷贝拉唑药物半衰期时间长,作用时间久,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具有持续的抑酸作用。有研究报导雷贝拉唑还具抑菌作用,其抑菌作用所需的浓度远低于奥美拉唑[4]。

本研究显示雷贝拉唑规律治疗后,HP根治率为95.9%,总有效率为93.8%,不良反应率为4.8%,均优于奥美拉唑(P<0.05)。甲硝唑为硝基咪唑衍生物,其分子结构中的硝基具有细胞毒作用,作用于Hp的DNA代谢过程,导致Hp死亡。甲硝唑维B6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甲硝唑0.2g,维生素B60.02g,维生素B6可减轻甲硝唑的不良反应。综上所述,在传统抗Hp三联疗法的基础上以雷贝拉唑代替奥美拉唑,选用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刘文忠,充分利用幽门螺杆菌的研究成果,提高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防治水平【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2):4-5.

【2】杨永兰,陈群玉,药物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52例观察【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6):121-123.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2):117-118.

【4】萧树东,张万岱,成虹,等幽门螺杆菌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9):55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