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溶血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的影响

于桂军

于桂军(沧州中心血站061001)

【中图分类号】R55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261-02

【摘要】目的通过血液标本溶血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的测定,探讨溶血对血液标本影响范围,制定相应措施。方法取100份血液标本测得溶血前后ALT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溶血后对血液标本影响范围,大于10U的占8%,4—10U占85%,4U以下占7%。结论溶血对血液标本ALT值确有影响,采取必要措施防治血液标本出现溶血,可以降低ALT值的升高,减少血液报废。

【关键词】溶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偿献血法》实施后,社会各阶层对无偿献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输血的安全性也引起了非常大的重视,特别是输血后艾滋病(AIDS)及肝炎(HBV、HCV)的危害,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这两种疾病是输血传播疾病防治的重点。近年来检测项目不断增加,新的检测方法不断出现,检测试剂的敏感性也在不断提高,很好的遏制了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但ALT的检测在输血检测项目中也同样重要。正常情况下ALT主要贮存于各组织细胞中(以肝细胞含量最多),由于各种原因致使细胞坏死,破裂或通透性增加时,细胞内的酶可大量释放入血液中使血清中测得的ALT活性显著提高。溶血就是原因之一,为了探讨溶血对ALT的影响,现将复检后献血者标本,在溶血前与溶血后ALT的数值做一下对比,现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样本取样:取本站当天复验标本249人份中的100人份ALT检测合格的献血者标本(标本血液较多、血清清晰、无脂血、无溶血)进行溶血前血清ALT数值及溶血后血清ALT数值的测定。

1.2试剂: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试剂盒,此药按照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方法配制,在有效期内使用

1.3仪器:半自动生化仪(德国产ECOM-F6124型),计算程序按试剂使用要求输入。

1.4原理及方法:

NADH氧化成NAD+引起340nm处吸光度的下降,其下降速率与样品中ALT活性成正比。

首先将复检合格的100份标本在半自动生化以上测得每个标本的溶血前的ALT数值进行记录,然后再将这100份标本同时放在振荡器上进行15分钟,“高档”位上震动,使标本溶血(由于红细胞脆性不一,溶血情况也不尽相同,有少部分没有肉眼可见的溶血)。离心后,按溶血前上机(在半自动生化仪上测定ALT的过程)的顺序在同样条件下再次上机测定,得到每个标本溶血后的ALT数值。经统计制作图表《图1》如下:

图1

在100份标本中溶血后ALT大于10U的占8%,平均升高12U;升高4-10U的占85%,平均升高7.06U;升高4U以下的占7%,平均升高2.57U。

2讨论

几年来无偿献血者献血后复检ALT的值与初筛经常不符,一直备受人们关注,ALT的升高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其他的论著中已经清楚的描述过,它与作用物浓度、温度、时间、PH、抑制剂都有关系。至于溶血对ALT值影响有多大,没有具体文献阐述,本文所做试验得到的数据表明,溶血对ALT值确有影响,溶血标本ALT值会在相应血液标本ALT值的基础上升高2—13U(由于红细胞脆性不同,承受震荡能力不同,所以ALT值差距不一),血清ALT值升高的原因,本人认为血液标本中的酶主要源于红细胞中,当红细胞受损破坏,大量酶可释放于血清中,使血清ALT值升高,对于血液标本ALT值处在临界值边缘时,如血液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如高温、长时间震荡)发生溶血,会使ALT值超出临界值,判定为不合格血液标本,导致血液报废,并对献血者心理、工作、学习上会造成很大压力和不良影响。因此,在对血液的采集、保存、送检等环节上应注意以下情况。

2.1采血应保持血液流动顺畅,避免刺穿血管,采血后应及时热合,把血袋、标本管、血辫放入2-8℃冰箱中保存。

2.2采集后的血液应平稳整齐摆放,血袋之间保持适当空隙,标本管架固定位置,不易倾覆。献血车行驶前冰箱门固定锁好,避免在行驶中刹车、拐弯、颠簸出现血袋或标本管的散落。

2.3经数据统计,92%的血液标本升高在10个单位以下,所以在初筛时,ALT数值应控制在28U±2U左右为宜。

2.4在送检过程中血袋、标本管、血辫应注意冷链保存,轻拿轻放,在交接、核对无误后及时放入站内冰箱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