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场核磁共振诊断早期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低场核磁共振诊断早期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黄龙国

黄龙国(吉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133100)

【摘要】目的:探讨低场核磁共振诊断早期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2009年2月到2012年3月经临床确诊为早期脑出血的患者60例和早期脑梗死的患者60例,低场核磁共振常规扫描,观察每组患者各自的影像学特点。结果:经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后,60例早期脑出血患者中:出现环形征(54)、周围水肿带(48)、病灶形状程楔形或脑回样(2)其他形状(58)。早期脑梗死组中:出现环形征(0)、周围水肿带(10)、病灶形状程楔形或脑回样(36)其他形状(24)。计算得P值<0.05,故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场核磁共振能够准确的诊断出早期脑出血,很好的区别早期脑梗死与早期脑出血。

【关键词】低场核磁共振早期脑出血早期脑梗死影像学特点【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55-02核磁共振场强的高低在诊断早期脑出血上有着很大差异。高场强的核磁共振能够准确的诊断鉴别出早期脑出血,在各方面都明显由于低场强的检测诊断,拥有着成熟的技术手段和明确的鉴别方法。然而高场强的核磁共振价格昂贵,在普通的医院根本不可能拥有,只能应用低场核磁共振对早期脑出血患者进行检测。核磁共振不能很好的鉴别早期脑梗死和早期脑出血,经常误诊为梗死。经核磁共振检测后不得不再一次经过CT检查确认,脑出血患者不适合多次移动检查,一站式检查显得尤为重要。经研究观察,低场核磁共振能够很好地鉴别出早期脑出血与梗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对其各自影像学特征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从2009年2月到2012年3月经CT确诊为早期脑出血的患者60例和早期脑梗死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大多数具有头痛、头晕、呕吐、偏瘫性肢体活动障碍,面瘫、复视、耳鸣等相同的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头痛、反应迟钝、记忆、分析能力下降等症状。早期脑梗死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为25例,患者的年龄在23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48.15±11.35)岁,发病时间1到2天。早期脑出血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为28例,患者的年龄在25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50.23±8.16)岁,发病时间2天以内。两组患者间的基本资料没有差异性,因此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分别对早期脑出血患者和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低场核磁共振扫描:MRI扫描采用LMW-400高斯MRI标准头线圈,场强为400高斯,头颅表面线圈。T1加权像用三部分饱和序列(PS3D),TR100~125/TE25ms,T2加权像采用自旋回波序列(SE或PS),TR2000~2800/TE80~130ms,层厚12mm,采集2到3次,横断连续扫描。检查完成后再进行图像分析,主要从梗死灶的信号、形状、边缘、有无周围水肿带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鉴别。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中有无环形征、周围水肿带、病灶的形状特征,以此鉴别早期脑出血和早期脑梗死各自的影像学特征。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数字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若计算得到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患者图像观察比较可以得出早期脑出血组的环形征、周围水肿带出现率均显著高于早期脑梗死,而其早期脑出血的病灶形状大多数为其他形状,早期脑梗死病灶形状楔形或脑回样居多。经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两组患者图像比较(N=120)

3讨论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其发病原因有多种,常见病因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其发病过程常在活动过后发生,病势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脑出血的发病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群,特别是现在我国人群年龄化日渐趋于老龄化的年代,对于早期脑出血的诊断是尤为重要的。低场强的核磁共振在检测早期脑出血患者病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脑出血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超急性期时间为24h以内,急性期时间为1到6天,亚急性期时间为7到20天,慢性期时间为20天到3个月,残腔期为3个月以上甚至数年。根据其出血部位可分为:基底节区出血;脑叶出血;脑桥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

在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对早期脑出血与早期脑梗死的检测图像比较后,可以发现:早期脑出血灶中大多数为其他形状只有2例患者血灶程楔形,而早期脑梗死组中血灶程楔形样就有36例;环形征中脑出血患者中出现54例,而早期脑梗死组中则没有出现;周围水肿带脑出血患者出现48例,脑梗死组10例。笔者认为就这些病灶征像对于早期脑出血和早期脑梗死的比较鉴别具有显著差异性,能够很好的帮助区别早期脑梗死与早期脑出血。

综上所述,低场核磁共振在早期脑出血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很好的鉴别早期脑出血与脑梗死。本文的结果表明和理论分析均支持上述讨论,可作为临床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1]符大勇,王长德,李士坤,等.低场核磁共振诊断早期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7):127-129,140.[2]郭爱华,潘小平,成秋生,等.脑出血并脑微出血的临床与影像特征[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2,6(3):21-23.[3]王厚革.0.2TMRI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出血的表现[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6):153.[4]郭爱华,潘小平,成秋生,等.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与磁共振SWI影像特征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4):25-27.

来源期刊

健康文摘

相关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早期脑出血 早期脑梗死 影像学特点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55-02核磁共振场强的高低在诊断早期脑出血上有着很大差异。高场强的核磁共振能够准确的诊断鉴别出早期脑出血,在各方面都明显由于低场强的检测诊断,拥有着成熟的技术手段和明确的鉴别方法。然而高场强的核磁共振价格昂贵,在普通的医院根本不可能拥有,只能应用低场核磁共振对早期脑出血患者进行检测。核磁共振不能很好的鉴别早期脑梗死和早期脑出血,经常误诊为梗死。经核磁共振检测后不得不再一次经过C T 检查确认,脑出血患者不适合多次移动检查,一站式检查显得尤为重要。经研究观察,低场核磁共振能够很好地鉴别出早期脑出血与梗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对其各自影像学特征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从2009 年2 月到2012 年3 月经C T 确诊为早期脑出血的患者60 例和早期脑梗死的患者60 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大多数具有头痛 头晕 呕吐 偏瘫性肢体活动障碍,面瘫 复视 耳鸣等相同的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头痛 反应迟钝 记忆 分析能力下降等症状。早期脑梗死组患者中男性35 例,女性为25 例,患者的年龄在23岁到 75 岁之间,平均年龄(48.15± 11.35) 岁,发病时间1 到2 天。早期脑出血组患者中男性32 例,女性为28 例,患者的年龄在25 岁到 70岁之间,平均年龄(50.23± 8.16) 岁,发病时间2 天以内。两组患者间的基本资料没有差异性,因此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