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践生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探究实践生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慕亚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克令乡群吉中心小学(835712)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很多教师对以往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把现实生活引入到课堂中,这样能促进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所以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教育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活教学;措施;运用

引言:数学这门学科相对来说较为枯燥,小学数学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太多丰富的语言,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存在厌烦心理,但数学对人们的生活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不仅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属于一门技术,所以人们的生活环境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数学的时效性。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实践生活教学的意义

1.1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融入实践生活教学,这样做能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好的培养学生实践思维,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学习的兴趣。

1.2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只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所以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将实践生活合理的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能力,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运用实践生活教学的措施

2.1结合生活实例,开展情境教学

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就是将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通过在课堂上试一试情境教学法,就能帮助学生对各类数学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不断的思考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深入的研究,通过练习将生活中对数学问题的学习难度进行降低,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2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对数学有着正确的认识,数学内容应该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整合,进而体现数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整合,将应用题和实际问题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如:对学生进行“米、分米、厘米以及毫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填空题,进入考察学生,如:桌子的高度为1000,一般书的厚度为30等相应问题,之后让学生填写正确的答案,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同时还能寻找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2.3促进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数学教师应该逐渐培养,在教学时,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培养小学生收集生活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同时还要学生为学习做好准备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为学生创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在对“认识人民币”该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生活中超市的情境,部分学生当收银员,部分学生当顾客,如果某一顾客在超市买了8元6角的东西,给收银员二十元,那收银员应该找给顾客多少钱。这样的情境,能利于小学生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还能引导学生通过钱币找兑,掌握数学知识,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生活化的乐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4结合生活开展多样化教学方式

现阶段由于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生活场景有效的融入到多元化教学模式中,这样做的目的能促进数学教学整体效果。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就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还会期盼数学课的到来,另外教师还应该对数学知识的“技术化”进行实现,能保证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为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彩二维或者三维知识,将美术或者音乐作为相应的切入点,积极用电脑对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另外还要把生活场景实施多方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学习当成是对生活方面的抽象感知,对数学场景进行多次开发,充分将开放的学习课堂作为教学的基础,进而能引导小学生深入到实践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与尊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保证课改的积极推进。

2.5加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实践意识

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运算以及应用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对学生数学的生活化意识积极培养。在对生活感受的基础上,还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应该帮助家长或者其他长辈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家长形成一股合力,让家长监督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更好的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例如:在探讨车的轮胎为什么是圆形,而不能是其他形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别使用圆形物体或者其他形状的物体运转实验。这样做的目的能培养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多进行实验探究,进一步养成知识与实践、课堂与生活有效联系的学习意识。长期下去,能促进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入实际生活,将其与数学知识有效整合,保证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初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24-125.

[2]廖再发.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求知导刊,2015(20):116.

[3]张志家.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