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章秀波

舟山市大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舟山316000

摘要: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不仅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市场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破坏的大背景下,绿色施工理念应运而生,要求对传统施工模式进行变革,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耗、减少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鉴于此,本文是对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设施;施工技术;绿色理念

1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简单而言,绿色施工理念是在实现质量、安全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节约资源能源,避免或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理念的提出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工程领域的体现。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来看,要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须在施工期间加强管理,从污染控制、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制订完善的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减少对周围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干扰。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具有工期长,规模大,技术复杂,专业性高的特点,绿色施工理念的体现,要求采用新型工艺和技术,选用节能环保材料,合理配置人员、机械等资源,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分析绿色理念对于工程施工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施工技术,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2)促使施工建设向着更安全、经济、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3)绿色施工过程中,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节能环保的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绿色理念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提出的要求

2.1减少场地干扰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中,会经历场地平整,土方开挖,设施建造,废物处理等环节,这一过程会改变当地的地形地貌,对地下水位、动植物造成影响,甚至破坏现存文物、特色资源。因此,在绿色施工理念下,首先应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对于建设企业而言,应该识别当地的文化、自然、构筑物特征,然后通过设计、施工、管理等手段,促使这些特征得以保存。具体到场地使用计划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明确保护区域和保护方法。(2)减少临时设施和施工管线。(3)合理规划库存区域,减少材料设备搬动。(4)科学设置场地通道。(5)分析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制订处理方案。(6)场地和外界隔离。

2.2结合气候条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由于工期长,会经历季节变更,因此施工时要考虑到气候条件。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关注气候特征才能合理控制各项成本支出,避免因气候变化影响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具体包括以下4项。(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关键施工、重点部位要在不利气候来临前完成,如在雨季前完成土方开挖、基础施工。(2)做好场地排水、防洪工作,避免对材料、机械、人员造成危害。(3)施工场地的布置要考虑到气候变化,以木工棚为例,应该布置在下风向。(4)夏季施工或冬季施工时,应针对混凝土、深基坑、土方工程,制订有效保护措施。

2.3加强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理念的贯彻和执行,需通过施工管理活动体现,应组织施工团队学习绿色理念,了解绿色施工的重要性,掌握各项建设规范和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作业中。以规划管理,采购管理,人员管理为例,要树立成本节约的思想,提高材料质量和使用效率,增强施工人员对于绿色理念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态度,将其落实到位。

2.4明确能源消耗指标

能源消耗指标制度的建立能促使施工期间的节约行为有章可循,实现生态保护的目标。施工人员现场作业时,能严格遵循相关指标,对各种资源能源进行合理利用。另外,施工团队应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熟练使用新型器械设备,将能源消耗控制在规定的指标内。

3基于绿色理念下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3.1污染控制技术

(1)扬尘控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期间,由于涉及大量的土方工程,扬尘污染难以避免。对此,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两种。①设置挡风抑尘墙。其不仅应用范围广,且施工处理方便。研究显示,墙体具有一定的透风系数,抑尘效果更佳,能提高扬尘污染的控制效率。②使用抑尘剂,起到湿润、粘接、凝结的作用,将粉尘微粒锁定在网状结构内部,由于重量加大能使其快速降落到地面,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就目前而言,抑尘剂的使用成本低,效果显著,在扬尘控制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噪声控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从该角度出发,噪声控制的根本方法在于使用噪声小的设备,如发电机、装载机等;同时合理设置机械的安放位置,尽量远离居民住宅区,降低噪声分贝。以上两种方案难以实施或无效,就要采用隔声措施,可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效果一般在10~50dB之间。如果从传播途径上进行消声,则可使用吸声材料或隔声材料。对于前者,常见如木丝板、玻璃棉、塑料薄膜能吸收部分噪声;对于后者,则是建设混凝土挡墙,要求大于声源的波长,从而隔绝噪声。另外,对人为噪声的控制,主要是禁止大声喧哗,避免使用高音喇叭等。

(3)光污染控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中产生的光污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钢材加工期间,因电焊操作引起。②在夜间赶工时,因设置的高亮度照明灯具引起。对于这两种情况,首先应在电焊作业时进行遮挡,避免光外泄,减少污染的同时,有利于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其次在夜间施工时,应选择亮度适宜的灯具,通过设置挡光板,调整照射角度等,减少光污染。

(4)化学污染控制

化学污染的产生,主要是施工中应用的各种外加剂,由于其含有一定的毒性,故应首先做好隔水措施,对化学物品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其渗入到地下水。需监测土壤的质量指标,避免形成土壤污染,继而影响植物、动物的生长。对技术人员而言,应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在运输、使用、保管上加强管控,必要时设置专门存储空间,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保证化学物品性能稳定。

3.2文明施工技术

文明施工即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是绿色施工的体现和补充。实际应用如下。(1)在重点施工部位设置警示牌,提示施工人员注意作业安全。(2)现场围挡,要采用封闭围墙,高度控制在1.8m以上。(3)在进场处设置牌图,明确管理组织架构和现场平面图。(4)绘制施工企业标识,保护场地的容貌。(5)材料分类有序堆放,并做好防火工作。(6)及时清理施工垃圾。

4结束语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绿色施工理念对现场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从污染控制,水源回收利用,节能降耗,文明施工及“三新”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希望促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忠贵.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时空信息集成管理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2]刘萍.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财务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

[3]张永刚.市政公用行业的管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