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8
/ 2

论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

唐彬琅

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5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工程技术水平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升,EPC总承包模式也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并且逐步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有意识的对国内的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管理。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和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优势也逐步的凸显出来,本文就对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进行研究,从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模式概念入手,分析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优势与特点,并从中找出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在推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为以后开展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提供经验与思路。

关键词:工程项目;承包;管理;EPC模式

1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概述

1.1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概念

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就是在整个工程中达到交钥匙完成工程建设的全部内容项目的管理模式,它包括工程企业要根据工程承包合同中的内容,对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调整的全过程进行承包,在承包工程方面的管理就非常重要。因为,它需要对全部的内容负责,包括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近些年,我国很多地方都开始推广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以北京首钢集团的冷薄板厂为例,在工程承包过程中,EPC总承包模式由中冶集团进行承包模式的承建,在工程项目建设时承包企业就按照建设工程的要求,保障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成本管理,在工程结束后也受到了首纲公司的高度赞赏。

1.2EPC工程的承包管理模式在发展过程

EPC工程的承包管理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是一个咨询企业,也可以是一个施工企业,但是他们必须都拥有独立的设计能力,资质能力,还有相应的施工能力。从国际工程管理的发展形式来讲,选择咨询企业或有资质的设计院则是比较常见的形式。它是将业主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会成一个整体,委托给总的承包商进行全面的开发与管理,并开展好与总承包商之间的交流和工程的项目设计以及方案优化设计图,组织规划等项目。总承包商开展好相应财务工作后,主要以采购材料为主,其他材料设备则由分包商进行开展完成。总承包商对施工开展分包,将工程项目的实际工作分给较好的施工单位,另外承包商还要委托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对工程师的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进行管理监督,有效的促进施工的进行。

2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2.1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

EPC工程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可以从4个方面分析,首先是EPC工程总承包公司要具备承包能力。由于工程设计者是项目的指导者,他会对项目的发展更为熟悉,传统的管理模式与EPC工程管理模式相比,EPC则能够更准确的表达出业主的需要,在设置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调节各方的需求,使供货方、施工方与业主之间的关系良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其次,在运用EPC的过程中,各方还可以对工程的进度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规避传统施工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施工时先对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则延后,就导致施工时间损失,EPC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高了项目的开展和进度,缩短了整体的工期。再次,EPC承包工程的项目总单位是有很强人才储备的,并且技术也专业,信息技术的优势性较强,协同管理的能力也非常强,这就使各个部门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都得到了保障。最后EPC工程总承包的设计方案是可以不断优化的,能够降低在施工过程中采购阶段的支出,在达到标准要求的同时,又能够节省投资成本。

2.2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优势

2.2.1提高项目管理的专业化程度

传统的项目管理是由业主组建的工程队伍,它是临时人员,临时机构的管理,所以一切工作都受到限制。由于经验不足,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窝工、返工现象。这样就会在建设过程中拉长工期,造成施工管理项目迟迟不竣工现象。但由EPC工程进行总承包,项目的管理人员都是专业化的,他们掌握了现代化项目管理和沟通的方法,公司与个人都是有大量工作经验的,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方面都知道关键点在哪,所以就避免了在工程中出现错误,就节省了工程的时间。并且,项目工程管理的概念是以现代管理技术为基础,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其进度。费用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采取网络制图,项目软件管理的辅助也能够实现项目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并能够对工期进行跟踪改进。

2.2.2实现各个环节的统一协调

传统的工程设计建设是业主单独委托人员进行采购,设计,施工,各环节中就容易出现衔接不协调问题,增加了施工的困难度。并且各个施工体系都以自身利益为主,从减轻自身工作压力与责任的角度出发,就很难从整体项目来考虑,而EPC工程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质量都是同一内部管理,所以协调起来也非常简单,能够做到三者统一共同管理指挥,实现各个环节管理的统一协调。

3推行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项目管理协调工作量大

EPC工程项目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结构非常的大,参与的单位也非常多,涉及的面广,总承包方作为统一各方的管理,对各方具有监理和协调的作用,对内有材料供应,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员,做好各方之间的利益归属,沟通来达到各方长期合作。但目前EPC项目在我国的使用期间,对于EPC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生成的管理模式仍需完善。

3.2设计方的控制方式相对减少

EPC管理过程中能够对工程控制点进行设适应,设置部门就很难对项目具体的施工方式进行全面的跟踪,所以就降低了设计人员的主导作用。在项目建设时EPC模式可以优化全局,调整整体的工程,比传统工程管理的工作量要大,就面临更多的方案修正和图纸修改,也会承担着较大的责任。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就存在复合型管理人才不足的现象,使得EPC工程企业难以有序开展。

3.3总承包商承担较大的风险

EPC工程总承包合同采取的形式是总价合同制,在无形中就有很大的项目风险需要被承担,他们都转移到承包商身上,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投资就会变大,工程主体也会变多,建设的时间也长,这些潜在业主所承担的风险就全部的转嫁给了总承包方,导致各项承包需要担更大的风险。

4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对策

4.1加强团队管理

受EPC项目特征的影响,在工程完成过程中,更多依赖的是项目管理的水平,所以总承包商作为第一个门槛就需要引入专业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运用他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来管理施工团队,监督施工技术。完善施工法律方面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灵活的管理应用,并且在工程施工时还要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完善项目工程施工的良好氛围。

4.2注重项目的优化与设计

一个好的项目优化设计是项目发展过程中是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EPC涉及的工程庞大,参与的单位也多,所以在管理过程中组织策划非常重要,就应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各方的责任进行明确,作出相关规定以及事发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建设的效率。

4.3改进项目管理制度

EPC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大集体,在一些项目管理方面就需要对质量,安全,进度等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来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项目管理在编制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各项施工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发展的自身情况,从而来设定符合施工管理的运行模式,保证项目在开展过程中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能够达到发展的目标。

结语

总之,工程承包管理模式中EPC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管理型模式,它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却代表了我国工程以向总承包形式发展。EPC工程发展项目承包模式对我国工程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在EPC项目管理过程中,工程要签订总承合同,这就实现了工程中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全部阶段的组织管理工作,就可以避免各个环节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不足,工作配合较差的问题。就能够在整体上来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的质量和工期的准确性,因此,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使用和研究都是对工程发展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周仁清.EPC总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油化工建设,2016,28(2).

[2]王勇.浅论推行EPC总承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经济,2019(3).

[3]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调研报告[R].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