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浅析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问题

鲁妍原源邢钟匀

关键词自由贸易建设现状

问题一、我国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现状

1、上海自由贸易园区成为首个试点2013年,国家正式确认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园区挂牌成立。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比较发达,港口建设比较先进的国际化城市,成为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首个试点是当仁不让的。上海自由贸易园区的成立是我国新时期又一国家重要经济战略,其也承担着我国新时期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创新管理模式、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重任。此外,上海自由贸易园区的成立意义重大,其还要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第二批自贸区的设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板。

2、自由贸易园区进入2.0时代2015年,天津、广东、福建三地根据现有的区域优势和特点分别设立自由贸易园区。至此,我国自由贸易园区建设进入2.0时代,自贸区开启竞争优化模式。三地在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地方特点,并进一步充实新的试点内容。天津自贸区在构建京津翼一体化重要战略背景下成立,提出加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广东是抓住我国改革开放机遇得到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贸区的成立能进一步使其优化市场、建设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并且广东紧邻港澳,这为自贸试验区发挥带动辐射功能提供机遇。福建自贸区结合自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并更加注重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关系。

3、自由贸易园区进入3.0时代我国自由贸易园区在经历几年的发展后,形成了一些可推广的经验。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2016年,国家批准设立了包括四川、重庆、陕西、河南、湖北、辽宁、浙江在内的七省(直辖市)的第三批自贸区,自由贸易园区进入3.0时代。我国的自由贸易园区总数也达到了11个,基本上形成了从沿海到内陆、东中西部自贸区协调发展的局面。

二、我国自由贸易园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自由贸易园区成立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一是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自由贸易园区建设起步较晚。如新加坡自由港、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智利依基克自贸区等起步较早,它们已成功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自贸区体系。这导致我国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经验缺乏,相关的法制建设滞后、法规与政策不健全,法制保障与国外相比水平较低,阻碍了投资和金融创新的深层次改革。二是我国自由贸易园区面临外部经济冲击的风险。自由贸易园区的建立是有利有弊的,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动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带来冲击。自由贸易园区采取负面清单管理使得投资者投资经营有更广阔的空间,但是采取备案制又降低了对国外投资者进人的要求。同时,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全面开放后,资金的跨区域流动也会频繁的增加。这使得我们遭受外部冲击时所引发的经济和社会风险可能性就很大,三是我国自由贸易园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统一的自贸区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各地自贸区都由地方政府进行分管。这不利于国家对自由贸易园区政策统一的实施,也不利于国家对其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监控。

三、我国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的政策探讨

1、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国外建设自由贸易园区的历史由来已久,无论是其在法律法规建设上,还是投资发展经济的基础都比较成熟。但是我国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建设是不太成熟,从2013年第一个上海自由贸易园区的成立到如今的第三批自由贸易园区的获批,我国自由贸易园区建设仅仅经历几年,这就很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自由贸易园区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从国外多个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的实践来看,只有法制环境到达公平、公正,才能充分利用自贸区良性发展经济。我国也应为保证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有法可依,积极加快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统一的自由贸易实验区的法律法规,使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从而保障自贸区内各种政策有效实施。

2、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机制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管理相对来说还不太健全,这就要求相关管理机构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给金融、证券、投资、交易、会计、评估机构进驻园区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要建立投融资风险中介服务体系,加强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另外,自由贸易园区由于其本身特性,其采用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还不太全面,这就增加了园区建设的投资风险,为进一步保障园区企业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园区内企业要多方面发展,如引进风险投资咨询公司和企业财务顾问公司等。最后,管理机构更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数据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3、构建完善的自由贸易园区管理体系自由贸易园区的监管建设是其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这就促使有关部门探索建立一个专门的全国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国内所有的自由贸易园区,并进一步确定那些领域需要监管,那些领域不需要监管,以形成自由贸易园区的监管制度体系,为自由贸易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服务。管理机构建立后要充分发挥其职能,根据各个自贸区的功能定位和地区特点,确定监管内容的范围、级别和细则,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构建完善的自由贸易园区管理体系,为我国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增加助力。

结束语

综上,虽然现阶段我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处于起始阶段,面临着外部经济的压力,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能够虔诚的借鉴国外的成功自贸体系,并将其优势应用到我国的自贸区建设上,再加强风险管理,我国未来的自由贸易园区,势必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罗清和,曾婧.一带一路与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J].区域经济评论,2016(1)

[2]谢斌.我国自由贸易区⑴建设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