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类中药组方治疗高脂血症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降脂类中药组方治疗高脂血症效果分析

高骊民吴亚莉

(宝鸡市金台区中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陕西宝鸡721000)

摘要:目的:探讨降脂类中药组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08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降脂类组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各项指标大小分别是(1.70±0.33)mmol/L、(2.99±1.02)mmol/L、(4.81±1.07)mmol/L、(1.98±0.33)mmol/L、(1.87±0.25)g/L、(0.77±0.07)g/L,和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四项指标大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类中药组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良好,是治疗高脂血症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降脂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效果

中图分类号:138文献标识码:A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8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35.60~70.10岁,平均年龄(60.58±4.04)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均给予患者基础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即选择辛伐他汀、血脂康两组药物联合治疗,选择由浙江京新药业所提供的辛伐他汀,国药准字为H20000009,每日服用2次,每次药量为20mg,服用时要注意,为了确保药效,在饭前服用,并且注意饮食[1]。研究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不同,其采用降脂类中药组方治疗,药房计量均为丹参25g,山楂、何首乌,虎杖、茯苓均30g,白术20g,泽泻、决明子、银杏叶均为15g,党参、枳实均为10g。所有药物组合,煎熬成水服用,每日服用1剂分3次服用完。研究组与对照组均用药1个月,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在治疗过程中,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现象立马向医生汇报。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重点观察患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肪酸、胆固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

1.3、疗效评价标准

高脂血症判断依据:显效:治疗结束后,采血进行指标检验,其中甘油三酯指标下降40.0%以及40.0%以上,胆固醇指标下降20.0%以及20.0%以上,高密度脂蛋白上升0.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等指标大小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结束后,采血进行指标检验,甘油三酯指标下降20.0%~39.0%,胆固醇指标下降10.0%~19.0%,高密度脂蛋白上升0.10~0.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等指标高低有所恢复;无效:治疗结束后,采血进行指标检验,其中甘油三酯指标下降20.0%以下,胆固醇指标下降10.0%以下,高密度脂蛋白上升0.10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等指标高低没有好转迹象。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用药一个月后出现了3例消化道不适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出现了10例消化道不适患者,2例恶心呕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12/5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的血脂相关指标大小对比

治疗后,治疗组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各项指标大小分别是(1.70±0.33)mmol/L、(2.99±1.02)mmol/L、(4.81±1.07)mmol/L、(1.98±0.33)mmol/L、(1.87±0.25)g/L、(0.77±0.07)g/L,和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四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各项指标高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临床实践表明,高血脂症会直接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率,且是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病原因之一。中医理论认为,高血脂属于`眩晕”、“血痕”等疾病的范畴当中,患者由于脾功能出现了障碍,导致体内的气血无法正常的运行,使痰淤无法及时的清除,长期滞留在身体的血管壁当中,造成患者出现高血脂症状。

本次研究开展分组治疗后,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疗效,同时治疗组用药一个月后仅仅出现了3例消化道不适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小为6.00%(3/50),及时给予消化道不适缓解用药后,消化道不适症状逐渐消失,没有对治疗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单独西医用药明显较低。除此之外,治疗后,治疗组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各项指标大小分别是(1.70±0.33)mmol/L、(2.99±1.02)mmol/L、(4.81±1.07)mmol/L、(1.98±0.33)mmol/L、(1.87±0.25)g/L、(0.77±0.07)g/L,其各项血脂相关指标大小明显恢复正常。综上所述,通过中医组方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更佳,且并发症发病率更低,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娜,毛红梅,王春.降脂类中药组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03):56-58.

[2]王莉红.降脂类中药组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2):37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