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航道建成后长江航道航标维护管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数字航道建成后长江航道航标维护管理模式研究

王春娥

王春娥

长江重庆航道处重庆市400010

摘要:采用全面分析长江航道航标维护管理模式现状,依托长江数字航道工程建设基础,运用“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开放共享、便捷应用的思维促进与航标维护管理业务的深入融合,构建基于“互联网+”航标维护管理模式在业务内容、业务手段、业务流程、业务形式等方面的升级转型,更好的为长江航道畅通便捷、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管理科学的目标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航标维护;管理模式;创新驱动

一、航标维护管理业务模式

1、航标维护管理业务目标

长江干线航道沿岸经济发展迅速,船舶通航密度加大,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跨临江建筑物建设等都增加了保障航道通航安全的难度,因此,做好航标维护管理工作是确保航道通航安全的重要基础。依据《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要求,内河航标日常检查的周期不大于5天,定期检查的周期不大于20天。因此,经测算每座航标每年平均检查次数约为73次,则仅长江航道所辖航标的年检测总次数接近50万次,大大增加了航标维护管理的工作量。

为了确保航道通航安全,长江航道航标维护管理业务的首要目标是保障所辖航标维护正常率为99.9%,即航标配布标识准确、航道边界划分清晰、辖区航标技术状态良好、所设航标夜间发光正常。气象条件允许情况下,桥区、碍航礁石和滩嘴等关键位置的航标发生失常报警时,须立即前往进行恢复,其他区域航标出现失常时,应在3小时内予以恢复,以保障船舶行船安全。

2、航标维护管理业务内容

航标维护管理涉及业务类型较多,其管理涉及的类型主要包括:航标状态数据与航道要素信息的获取、不同水位期航标配布调整、航标异常状态报警与判别、航道定期巡航、航标维护计划编制、航标维护计划下达、航标恢复作业与状态更新、航标维护质量考核、航标器材购置与储备等。其主要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航标维护管理流程图

3、航标维护管理业务分工

长江航道局负责长江全线航标维护管理工作,长江宜宾、泸州、宜昌、重庆、武汉、南京航道局负责本辖区航标维护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则不承担本辖区的航标监控与维护管理工作,业务由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负责。

二、航标维护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1、航标维护管理业务模式变化分析

通过现有信息技术手段与航标维护管理相互融合与应用,航标维护管理业务模式在业务内容、业务手段、业务流程、业务形式等方面发生了转变:1)在业务内容上,由传统的航道巡查、在线值守、航标异常人工恢复、丢失航标无法追溯向航标遥测遥控、实时监控、航标恢复实时联网调度、丢失航标追溯信息回放转变;2)在技术手段上,传统的航标逐步向航标的数字化、虚拟化、多功能化、可视化、平台化升级;3)在业务流程上,整合业务建立航标在线值守监测和航标现场维护的联动机制与协同平台,提升航标异常状态快速恢复效率;4)在业务形式上,调整传统针对航标异常状态被动发现、事后恢复的形式,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主动预防及时处置异常航标与优化不同水位期航标配布。

2、应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业务成效

航标既是航道方向、界限和碍航物的标志,也是重要的航道通航辅助设施。航标出现异常将直接危害船舶驾引安全,保障航标正常工作是航道维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长江数字航道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航标维护管理方式,在既有的人力物力条件下适应了不断增长的航标维护业务量,航标维护量增加超过了90万座天,大大提升了航标维护业务中异常状态恢复时间、有效巡航频次、维护人员配置结构等。(1)缩短了航标异常发现时间和恢复时间,由于航标异动实现了实时监控,航道维护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并恢复失常航标。已建河段的应用显示:航标异常发现时间可由原来的最长1天缩短到10min,航标异常恢复时间也由8h至1天缩短为2h。(2)提升了有效巡航频次,不再是以前漫无目的的巡航,形成以监控发现问题为导向的巡航,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航标维护巡航频次,同时取消了夜航查标。(3)提高了追查撞损航标船舶的能力,浮标易被航行船舶撞损,传统航标管理模式下由于不能实时监测,不易追查肇事船舶。已建河段的应用显示:能第一时间发现航标漂移及其他异常,由传统破坏航标行为成功追查率不到10%提高到60%。(4)改变了一线航标维护人力资源配置结构,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将有一部分人分化出来从事航标的日常监控与异动分析工作,将一定程度减少体力劳

(下转第357页)动者,增加具备信息化知识能力的一线人员,据测算二者比例由传统的8:2将调整为5:5。

三、互联网+航标维护管理业务模式设计

1、“互联网+”航标维护管理预期业务模式

根据新时期航标维护管理的需求和当前物联网、模拟分析技术发展进展,航标动态监测将由不定期航道巡查全面转向在线实时遥测遥控,航标维护将由被动处置全面转向基于事件的远程控制和及时修复,其在业务内容、技术手段、工作流程、组织调度、资源管理及成果管理等多方面将与移动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全面推动航标维护管理业务模式的升级转型。

2、“互联网+”航标维护管理新应用技术推广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新技术在“互联网+”航标维护管理业务领域的尝试与应用,包括航标绿色储能装置、虚拟航标、避碰算法、可视化追踪技术、动态跟踪分析等一些列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案在航标维护管理领域的推广,将进一步改变航道维护管理的模式与效能。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航标维护管理业务内容和维护标准以及维护方式都发生了相应变化,运用“互联网+”开放、共享、服务、互动的思维,促进航标维护管理业务与移动互联网平台、新技术手段的深入融合,是实现长江航道高效、安全、畅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长江镇江航道处完成2017年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工作[J].中国水运.航道科技,2018(01):56.

[2]温泉.数字航道建成后长江航道航标维护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水运.航道科技,2018(01):57-61.

[3]李辉,万宇.数字航道的未来[J].科学技术创新,2018(02):48-49.

[4]朱宇衡.浅谈数字航道系统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及展现[J].中国水运.航道科技,2017(06):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