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个体的解释偏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社交焦虑个体的解释偏差

刘美香张希梅邱方晖

(1即墨市人民医院山东青岛266200;2青岛市胸科医院山东青岛266043)

(3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上海200438)

【摘要】社交焦虑指的是个体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或处于被他人观察或评估的社交情境中表现出持续的恐惧。解释偏差是个体以更消极或更有威胁性的方式对社交刺激进行错误解释的倾向性。社交焦虑者具有两种解释偏差,第一,社交焦虑患者会以负性的方式解释积极或者模糊的社会事件;第二,社交焦虑患者以一种灾难性的方式来解释轻微负性的社交情境。文章介绍了这两种解释偏差,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社交焦虑;解释偏差;负性偏差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028-02

【Abstract】Socialanxietydisorderreferstopersistentfearsofsituationsinvolvingsocialinteractionorsocialperformanceorsituationsinwhichthereisthepotentialforscrutinybyothers.Interpretativebiasreferstothetendencytointerpretsocialsituationsinamorenegativeorthreateningway.Itissuggestedthattwobiasesintheinterpretationofexternalsocialeventsmayplayaroleinsocialphobia.First,patientswithsocialphobiamayhaveatendencytointerpretambiguoussocialeventsinanegativefashion.Second,theymayinterpretmildlynegativesocialeventsinacatastrophicfashion.Thepresentpaperintroducedthesetwobiasandproposedfuturedirections.

【Keywords】Socialanxietydisorder;Interpretativebias;Negativebias

引言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AnxietyDisorder,SAD)是指个体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或处于被他人观察或评估的社交情境中表现出持续的恐惧[1]。社交焦虑严重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会造成社会关系缺陷。社交焦虑的认知理论认为,对信息的加工偏差是社交焦虑的重要发生和维持因素[1][2]。信息加工偏差会使社交焦虑患者以一种极端负性的方式来应对社交情境,从而直接导致社交焦虑的产生和持续,还会影响患者的行为方式(如,对所恐惧情境的回避),致使患者难以从社交焦虑状态中脱离。具体来说,个体基于早期的负性经验,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交情境进行了一系列假设,形成了负性的认知图式,个体基于已有的负性认知图式,将现有环境中的模糊情境信息解释为负性或者威胁性刺激,从而验证了他们的认知偏见,这导致个体焦虑的产生,焦虑产生又强化了已有的认知加工,这样的恶性循环致使个体焦虑状态持续[3]。

信息加工偏差涉及注意偏差、解释偏差、记忆偏差、消极自我意向等认知偏差[4]。解释偏差是指社交焦虑患者以消极的或者威胁性的方式对社交情境做出错误解释的现象[5],主要存在两种解释偏差:第一,社交焦虑患者会以负性的方式解释积极或者模糊的社会事件;第二,社交焦虑患者以一种灾难性的方式来解释轻微负性的社交情境[6][7]。

1.以负性的方式解释积极或者模糊的社会事件

1.1存在负性加工偏差

社交情境通常充满着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因此在这种情境下更容易出现错误理解,解释偏差对于社交焦虑的产生和持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lark和Wells的社交焦虑认知理论认为,社交焦虑个体以负性的方式解释他们所注意到和记住的模糊线索。比如,通常在社交过程中倾听者会通过微笑、点头等动作表达正在倾听,而社交焦虑者倾向于将积极反应的缺失(没有微笑、没有点头)和模糊反应的出现(低头看笔记、没有目光接触)错误理解为倾听者的不赞同、不支持,这种解释偏差会使个体产生焦虑,或使社交焦虑患者难以从焦虑状态中脱离[3]。

Stopa和Clark[8]考察了社交焦虑患者对模糊事件的理解。实验要求一般社交焦虑症患者、其它焦虑症患者和控制组被试针对假设的模糊社会事件作出解释,结果发现,对于模糊性事件,社交焦虑症患者比其它两组被试更倾向于对社会事件做出消极解释,但对非社会事件社交焦虑组与其他组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对于模糊社交情境做出更多的消极解释[8][9],并认为社交情境中包含了危险因素,而在非社交情境中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对情境的认知与正常人没有显著差异[9]。

1.2缺少正性加工偏差

社交焦虑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的社会事件解释为消极事件,这种解释偏差可能是社交焦虑个体焦虑症状持续的原因之一[7],并且对积极事件的消极解释在社交焦虑临床样本中比亚临床样本更显著[15]。Alden等人[15]考察了社交焦虑个体与对正性社交情境的消极解释偏差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与控制组被试相比,社交焦虑个体以更负性的方式解释积极事件。有研究分别在短时和长时条件下呈现匹配的正性和中性面孔,要求高、低社交焦虑被试选择更具威胁性的面孔,以考察被试对正性刺激是否存在解释偏差。

2.以灾难性的方式解释轻微负性的社交情境

社交焦虑症患者通常高估负性社会事件发生的几率,并认为消极事件发生时自己会付出更高的情感代价。Stopa和Clark[8]发现,当呈现非模糊性的、轻微负性的情境时,与其它焦虑症患者和健康控制组被试相比,社交焦虑症患者更可能将社会事件解释为具有灾难性的后果。这表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将轻微的负性事件解释得更负性,夸大了负性事件的严重程度,并且这种倾向性已在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中得到了验证实验分别呈现给一般性社交焦虑患者和低社交焦虑个体40件假设的负性事件,结果发现,与低社交焦虑个体相比,一般性社交焦虑患者对负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几率和情感代价表现出解释偏差,而对非社会事件并没有表现出这种差异。

社交焦虑个体的这种“灾难化”的解释偏差还表现在面部表情识别方面。社交焦虑水平高的个体不仅存在愤怒加工偏向,而且对轻微的愤怒表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即,即使是轻微的愤怒表情就被判断为愤怒。

3.总结与展望

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对他人的言行和表情等社交线索表现出消极解释偏差,对正性社交信息的解释偏差缺失,并且以灾难化的方式解释轻微负性的社交信息,对解释偏差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对社交焦虑产生和持续的原因的理解,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干预程序以治疗或缓解社交焦虑。

现有研究中的被试群体主要是成人,对青少年和儿童社交焦虑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婴幼儿社交焦虑的研究更少,对社交焦虑的发展性研究可能有助于对社交焦虑产生或持续的机制的理解,对社交焦虑的早期发现和干预训练可能有助于社交焦虑的预防与治疗,因此建议未来研究考察早期经历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参考文献】

[1]ClarkDM,&WellsA.Acognitivemodelofsocialphobia[M].Socialphobia:Diagnosis,assessmentandtreatment.1995:69-93.

[2]RapeeRM,&HeimbergRG.Acognitive-behavioralmodelofanxietyinsocialphobia[J].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1997,35(8):741-756.

[3]ClarkDM.Acognitiveperspectiveonsocialphobia[M].Internationalhandbookofsocialanxiety:Concepts,researchandinterventionsrelatingtotheselfandshyness.2001:405-430.

[4]SpokasME,RodebaughTL,&HeimbergRG.Cognitivebiasesinsocialphobia[J].Psychiatry,2007,6(5):204-210.

[5]李涛,冯菲.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研究范式、特征及矫正[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2):2196-2203.

[6]ClarkDM,&McManusF.InformationProcessinginSocialPhobia[J].BiologicalPsychiatry,2002,51(51):92-100.

[7]VassilopoulosSP.Interpretationandjudgmentalbiasesinsociallyanxiousandnonanxiousinpiduals[J].BehaviouralandCognitivePsychotherapy,2006,34(2):243-254.

[8]StopaL,&ClarkDM.Socialphobiaandinterpretationofsocialevents[J].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0,38(3):273-283.

[9]VonckenMJ,B?gelsSM,&VriesKD.Interpretationandjudgmentalbiasesinsocialphobia[J].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3,41(41):1481-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