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

张莲琼

张莲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人民医院妇产科6260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316-01

疼痛是临床手术治疗后患者常见的主要症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活动,从而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可因术后疼痛引起呼吸系统等并发症。其中剖宫产术后孕产妇出现的疼痛问题更为突出。孕产妇疼痛的因素常包括:术前的恐惧心理、紧张的情绪、术中麻醉的效果、手术创伤的大小,这些因素都可导致孕产妇痛阈降低,增加术后疼痛。创伤产生的致痛因子、正常的宫缩及缩宫素的应用均是直接产生术后疼痛的因素。另外手术本身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术后的疼痛乃至术后机体的恢复状况。

因此对孕产妇疼痛的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下面浅谈一些体会:

一、常规护理

1.1术前正确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孕妇认识、接受、积极配合手术,消除其恐惧、紧张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手术;

1.2术前进行有效而安全的麻醉,使孕妇手术过程中的疼痛降低到最低限度;

1.3术中尽力减少手术的创面,以减轻术后疼痛;

1.4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意识变化:病人回病房后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注意保暖。腹部切口压沙袋8小时后取下。保持保留尿管通畅并妥善固定于床旁,观察尿液性状、颜色及尿量。一般留置导尿24—48小时,特殊情况可延期拔管,拔管后鼓励患者自行排尿。

1.5做好产妇的乳房.会阴及皮肤护理:术后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垫,内衣裤。保持乳房清洁,每次哺乳前用温水清洗乳头,乳汁分泌过多时,婴儿不能吸净,可将多余的乳汁挤出,以促进乳汁分泌,如乳房胀痛可协助产妇按摩乳房并热敷。产妇在产褥期身体虚弱,容易出汗,应勤换衣被,勤换一次性消毒会阴垫。护士应加强健康宣教,协助术后患者翻身及采取侧卧位,从而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发生压疮。

1.6饮食护理剖宫产术后,因麻醉药效尚存仍主张术后禁饮禁食6—8小时,以后根据情况可进流质饮食,如米汤、鸡汤等,肛门未排气前忌食产气食物、如牛奶、豆浆。等胃肠功能恢复后可给予半流质饮食或恢复普食。

二、身心护理

2.1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的休息环境;减少探视。

2.2帮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术后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早下床活动可促进子宫复旧,利于伤口愈合;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同时应鼓励产妇咳嗽排痰,有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排出。协助哺乳及照顾婴儿,减少产妇的后顾之忧。

2.3向患者讲述术后疼痛的机理,指导病人自我评估疼痛的级别和处理方法。

2.4积极进行产后宣教,安慰患者,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和顾虑,使产妇身心处于良好状态。

三、疼痛的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询问产妇疼痛情况和规律,及时与医生沟通给予及时有效的止痛措施。轻度疼痛可通过播放音乐、与产妇聊天等方法分散其注意力;重者可采用热敷或按摩。疼痛剧烈者可给予止痛药。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翻身时指导患者用双手掌轻轻按压切口两侧,以免过度牵拉伤口引起疼痛。

四、观察宫缩及流血情况

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剖宫产术后子宫底一般位于脐水平或脐下,应经常检查子宫恢复情况,如发现产妇宫底至脐或高出脐部,则疑为子宫出血或者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子宫收缩,要主动查找原因,并给予处理。处理时可给予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止血剂等对症处理,以防子宫收缩乏力导致阴道流血。

五、健康宣教

嘱产妇加强营养,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鼓励产妇母乳喂养婴儿,指导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健康。产后6—8周进行产后复查,产褥期禁止性生活,产后6周以后应注意采取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