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分析

郭卫香

(北京宝岛妇产医院超声科100088)

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到我院实施常规产前胎儿超声检查的174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检查完成后将检查结果与产后超声新生儿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参加此次研究的174例孕妇在分娩后经新生儿超声检查共确诊8例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为6例,诊断准确度为7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性高、无创、操作简单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前超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价值

在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且多发的,经研究数据显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也是引发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降低了新生儿的生存质量[1-2]。胎儿的心脏结构比较复杂,再加上受到体位不固定、孕妇腹壁厚度及心率快等影响因素从而增加了临床检出难度,但随着超声技术不断的发展提升,在产前筛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在诊断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以下为详情数据报告。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到我院实施常规产前胎儿超声检查的174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参加此次孕妇妊娠均为单胎。孕妇年龄在20岁至35岁之间,中位数年龄(27.5±4.6)岁;孕周时间在21周~37周之间,中位数孕周为(29.0±5.2)周;160例孕妇为初产妇,14例孕妇为经产妇;7例孕妇曾分娩有胎儿先天性疾病,4例孕妇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4例孕妇羊水异常,2例孕妇染色体异常。

1.2方法

参加此次孕妇均经由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将探头的频率设置在3.5MHz~5.5MHz之间。在诊断时孕妇采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先对胎儿大小、羊水及脐动脉频谱等情况进行检查,然后分别从8个切面依次对胎儿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增加切面:①上腹部横切面:通过检查明确腹部脏器、脊柱、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排列的关系,并对心房所在位置进行确定,观察静脉导管有无及其走行,脐静脉走行连接;②四腔心切面:观察内容:房室大小、房室瓣、十字交叉、卵圆孔、卵圆孔瓣、室间隔、肺动脉角、心肌、心内膜、心包;③左心室、右心室流出道:对心室与大动脉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确定,对主、肺动脉瓣上及瓣下结构,室间隔等进行观察;④三血管、气管切面:主要观察:主肺动脉、主动脉弓、上腔静脉内径及排列关系进行确定;⑤动脉导管弓长轴切面:观察动脉导管弓形态、内径、血流,肺动脉及其分支;⑥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显示主动脉弓形态、内径、延续性、血流方向、头臂动脉等进行确定。⑦腔静脉长轴切面:观察下、上腔静脉内径及连接。

1.3观察指标

孕妇在检查完成后对其进行随访,在孕妇分娩后将新生儿超声检查结果与产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2结果

在参加此次研究的174例孕妇在分娩后经新生儿超声检查共确诊8例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为6例,诊断准确度为75%,其中2例诊断为单纯性室间隔缺损,1例诊断为单纯性房间隔缺损,1例诊断为主动脉狭窄,1例诊断为法络四联症,1例诊断为左心发育不良。漏诊的2例均为室间隔缺损。

3讨论

在出生缺陷死亡围产儿的死亡因素中,先天性心脏病的死亡率比较高,对我国人口素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针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还不是很明确,通过大量研究证实与遗传、染色体异常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孕妇在妊娠期间接触致畸形物质、不良妊娠史等均会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几率[4]。针对大部分胎儿心脏畸形来说经超声心动图多切面扫查可被检出,然而胎儿心脏的构成与成人有所不同,再加上胎儿体位不断的变换,使得超声检查具有一定的困难,在检查时更是易出现漏诊及误诊[5]。

胎儿心脏异常的种类较多且形成因素也比较复杂,超声心动图诊断具有无创的优势,可精准的测定胎儿的心腔及大血管的内径、心脏瓣膜活动等,在先天性疾病的筛查与诊断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针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来说最佳的诊断时间为妊娠20~24周[6],在此妊娠阶段心脏结果比较清晰,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均能显现出来,再加上在这个阶段孕妇羊水量比较多,也可将其作为透视窗来对胎儿的心脏情况进行观察。

在本次研究中利用超声八切面法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经检查确诊6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精准度为75%,分析漏诊因素如下:①没有在最佳妊娠时间进行检查;②超声检查仪的探头频率不精准;③胎儿受到母亲遗传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四腔心切面可将各房室大小、房室间隔是否完整等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利于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虽然四切面法超声检查可提高胎儿心脏大血管异常的检出率,但是在室间隔与房间隔缺损筛查中极易出现漏诊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四切面法超声检查在诊断继发孔型房间与心尖部室间隔缺损等情况时具有一定的困难,在妊娠后期会出现获得性心血管不正常的现象,因此在检查时为了更好的提高检出率可辅助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检查。三血管切面有效的弥补了四腔切面的不足(不能显示大血管异常的不足),另外更增加了左心室与右心室流出道和大动脉的信息量,对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性高、无创、操作简单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建玲,卢伊玲,刘良华等.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2):273-275.

[2]王金瑜,赵笔辉,李燕静等.产前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7):1321-1323.

[3]杨琼丽.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母婴世界,2018,15(6):79-80.

[4]于春英,胡东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5):755-758.

[5]王兴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超声检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154-155.

[6]牟帆.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