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防水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防水技术探析

张海宾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384

摘要: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单位加强了对于各类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材料的运用,并实现了建筑质量以及性能的提升。近年来,我国的施工单位在建设现浇混凝土水池工程时,不仅需要把控混凝土的质量,还需要做好防水措施。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的施工技术以及特点,希望由此为同行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防水效果;现浇混凝土水池;水厂安全运行

1.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的特点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不同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一次性浇筑高度较高,且底板及池壁厚度较薄,通常情况下,池壁厚度大多数处于10~50cm之间,且以25cm、30cm厚度最多,池壁高度均超过4.0m;对于大型水池而言,其混凝土浇筑量较多,且一次性浇筑面积较大;掺加一定量的微膨胀剂或其他外加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池体防水性能,与此同时,控制好混凝土塌落度及混凝土振捣工作也是提高池体防水性能的主要内容之一。总而言之,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特点:

1.1设计方面

1.1.1合理设置伸缩缝。在设置伸缩缝时,不仅要将反复的干湿作用、内外温差、酷寒的气候、旭日的高温等因素纳入考虑的范畴,而且还要严格遵循设计规范要求。否则就必须提供有效的防开裂措施以随时应对超出规范要求长度设置的伸缩缝。

1.1.2就无顶板的敞开式水池来说,为有效减少边缘效应引起的裂缝,就必须增加池壁顶部边缘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而该强度的增加是通过在池壁顶设暗圈梁或加劲肋来实现的。

1.1.3适当增配构造钢筋以促进抗裂能力大幅度提升。一般而言,选择的构造钢筋以小间距、小直径最佳,构造钢筋的增配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温度筋的功能。与此同时,全断面配筋率以大于0.3%为宜。

1.2施工方面

1.2.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需要严格把关:为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选择的石子及中粗、砂的粒径级配应适当,水泥以普通硅酸盐水泥最佳,该类水泥的低收缩质量稳定且水化热较低。除此之外,还必须将含泥量控制在既定的范围内,外加剂和掺合料的质量与性能也必须达到规范的要求。

1.2.2合理设置后浇带:合理的设置后浇带主要具备如下功能:①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②较好地控制收缩应力以及施工期的温差。在设置后浇带时,一定要保证其数量适当,一般以贯穿整个底板断面为宜;同时还应保证其位置合理,带宽一般保持在700~1000mm之间,且相邻两带之间的距离以20~30mm最佳。其袋内的混凝土的强度应是原强度的2倍,即选用的水泥应为无收缩水泥,或微膨胀水泥。

1.2.3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要想做好混凝土防水抗冻的工作,混凝土浇筑施工是不可避免的环节之一。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对每层浇筑厚度与浇筑时间以及方量进行严格把关,为避免因表面收缩而出现细微裂缝,就必须提高其表面的抗压强度与抗裂强度,而该强度的提高又是通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多次模压(一般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两个时间段进行),以增加其密实度来予以实现的。入模坍落度应适宜,一般而言,在符合混凝土运输和布防要求的条件下,其越低越好。若混凝土落高超过2.0m,为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入模时最好选用串筒输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若表面泌水现象严重,为防止松顶现象的出现,必须尽可能早地采取逐层减水措施或及时将水排走;当浇筑到顶面后,为保障表面的平整度,必须及时抹面,且于定浆后进行2次抹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混凝土的表面应时常保持润湿,即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且加大早期养护的力度。对于地下或半地下工程,为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出现早期、中期开裂的概率,拆模后应尽可能早地回填土,因为土对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养护效果。

1.2.4尽可能地保障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不大:①为了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应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一般以低于250℃为宜。②为减少温度裂缝,必须将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该途径可通过延长拆模时间和外保温措施来实现。

2.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以某综合污水池工程建设为例进行相关的叙述。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现浇混凝土水池建设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时往往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以及把握。关于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2.1科学制定设计方案。在开展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作业时,建设单位往往需要对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设置伸缩缝。基于混凝土这一材质的特性,其在浇筑作业时候往往会因为外界温度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膨胀、收缩状况。为防止水池工程出现裂缝以及表面剥落等状况下,需要设计人员对伸缩缝进行科学的把控,从而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此外,其还需要对水池结构形式进行科学设计。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需要依照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作业,确保设计方案适合工程建设的需要。在实际的设计作业时,若水池的形式敞开式水池,设计人员需要在池壁顶处进行暗圈梁的设置,从而提升了池壁顶端混凝土的抗拉性,规避因为边缘效应而导致的裂缝问题。再者就是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作业时规避应力集中状况的出现,防止结构断面因为承受较多的应力而出现断裂,而导致施工质量的下降。

2.2严格把控混凝土质量。作为现浇混凝土水池建设的主要施工材料,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往往会对施工建设的质量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需要施工单位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料的质量。基于此,工程建材的采办人员在作业时需要依据一定的规范以及标准进行采购作业。不仅如此,其还需要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每种材料的参数都符合设计需要。一般情况下,为了保障混凝土功效的有效发挥,施工人员需要依循“现用现拌”的原则进行混凝土的配制作业。在配制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采用高粒径级配石子、中粗砂进行作业,并对搅拌的用水量进行控制。

2.3合理池壁模板支撑。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池壁的模板支撑工作。在实际作业时,施工人员需要采用对拉螺栓内支撑结构进行模板体系的构建,并采用1830mm×915mm,厚18mm的胶木板进行具体的构建作业。事实上,该池壁模板的运用能够保障池壁成型,并规避池壁坍塌等问题的出现。

2.4合理设置后浇带。在现浇混凝土水池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人员的疏忽而导致膨胀、收缩、沉降等问题的出现,进而导致施工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基于此,施工人员需要合理设置后浇带。在实际的作业时,施工人员需要依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原则进行相关的操作。一般情况下,其需要确保后浇带的宽度在700~1000mm范围之内,而各后浇带之间的距离则控制在20~30mm之间。一般而言,通过这一措施的采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人员对于施工温差以及收缩应力的控制,从而规避了水池表面裂缝等问题的出现,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规浇混凝土水池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启的质量问题不仅对整个顺利工程的运行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就要对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来对其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梁志长.自防水清水混凝土水池防渗施工技术措施[J].山西建筑,2014(20)

[2]黄修振,辛志杰,许华.大型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抗裂缝施工措施分析[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