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化学实验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如何把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化学实验课

黄丽洁

(玉林市田家炳中学,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实验是高中化学的基础,通过化学实验的科学开展,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有效培养。传统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受实验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学生难以有效感知化学实验过程,降低了高中化学实验开展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采取科学措施,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深入融合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实验课

化学实验比较的复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化学实验现象与本质。那么就需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以便生动形象的展现抽象的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化学实验过程,促使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得到培养。

一.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化学实验课的优势分析

(一)传统实验弊端得到完善

空间、时间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效果,实验现象不明显问题很容易出现,进而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经验,可能会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对反应速度进行加快,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容易出现错误。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将信息技术中的虚拟实验运用过来,教师能够完全把控实验进度,通过定格、慢速播放等方式的实施,促使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关键点进行掌握,从多个角度来全面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完善传统实验存在的弊端。

(二)教学重点难点得到突破

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有很多的微观现象出现,仅仅依靠肉眼是无法观察和感知的。这样采取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则可以将化学微观现象直观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对化学微观变化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实验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要想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就需要科学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如果有错误出现于实验操作过程中,不仅实验效果得不到保证,还容易出现一些实验事故。这样就会显著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化学实验兴趣慢慢丢失,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而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在典型软件的支持下,能够模拟容易出错的结果,这样学生可以对正确操作、不正确操作等充分掌握,进而顺利完成实验活动,促使化学实验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二.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化学实验课的策略分析

(一)微观展现实验现象

众所周知,化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原子、分子、核外电子等微粒事物,人们用眼或者手无法直接观察、触摸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况。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够借助于模型、挂图等工具进行讲解,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过程。以水的通电作用分解为例,学生的感知能力较差,无法深入掌握本部分知识,则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有效模拟水分子的分开、结合过程,以便将化学反应中分子重新组合的实质直观揭示出来。此外,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有效揭示化学实验原理。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一章节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将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开展下去,通过记录与分析实验数据,对化学反应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然后在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画方式来对水分子分解过程进行演示,这样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到变化过程,深入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概念知识。

(二)模拟易错实验

高中化学实验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出现了错误操作,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将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进行反复说明,以便增强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仅仅依靠口头强调,学生虽然当时能够记忆,但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容易出现忘记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模拟那些错误操作,让学生对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直观了解,促使学生们的认识得到加深,养成规范实验的意识。此外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作用,仅仅依靠现有条件,无法完成高中化学部分实验。针对这部分实验,教师往往进行口头讲解,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严重降低,还无法深入掌握实验知识。那么就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来进行模拟实验和展示,以便增强实验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见过金属腐蚀的现象,但依靠现有条件却无法直观展示金属的锈蚀过程。那么即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用视频、动画等方式进行形象的展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调动,知识视野得到拓展,还能够深入掌握本章节的化学内容。

(三)完美呈现实验效果

在高中实验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促使化学实验课堂变得生动化和形象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会感觉到枯燥。以多媒体实验视频为例,其综合了音频、视频、图像等诸多形式,能够对学生的多个感官有效刺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化学多媒体视频的支持下,可以生动展示化学实验中的各类现象与原理。借助于投影展示,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实验结果,通过移动投影角度,学生的观看视角将会更加全面,促使实验效果得到完美呈现。

(四)构建仿真实验平台

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仿真化学实验平台的构建具有较大可行性。在仿真化学实验平台的支持下,学生们能够有效模拟高中化学中的化学反应、操作方法等,将生动逼真的仿真实验环境提供给学生。同时,计算机平台的交互功能十分强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参与热情得到调动。学生只需要对鼠标、键盘等进行操作,即可有效搭建仪器、添加药品,促使虚拟化学实验得到顺利完成。在本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恐惧心理得到克服,参与热情得到激发,不必担心错误操作问题,成本问题也不需要考虑,实验次数随意控制,能够对学生的化学实验实践能力显著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影响到实验教学的开展效果,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也会严重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融入信息技术,以便向学生们更加生动的展示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增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卓成云.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J].青苹果,2017,3(10):123-125.

[2]闫正江.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学周刊,2018,7(19):55-56.

[3]范宗山.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8(12):99-101.

作者简介:黄丽洁(1988.09-),女,广西博白人,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