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专在新时期开展“比学赶帮超”教育实践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高职医专在新时期开展“比学赶帮超”教育实践活动

李开明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在高职医专新时期的建设发展中,如何更好的践行“比学赶帮超”精神,促进医学生及学校教职员工的学习工作积极性,是当前环境下需要大力探索和亟待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职医专;“比学赶帮超”;教育实践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及教育持续优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一、高职医专在新时期开展“比学赶帮超”教育实践的意义

作为上个世纪60年代被提出且风靡一时的重要思想,“比学赶帮超”的实践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历史阶段中具有了全新内涵和崭新活力。

(一)“比学赶帮超”的内涵

1.“比学赶帮超”作为提高一个人自身价值和能力的手段方法,“比”是实施的基础。比的实际目标其实是发现差距,找到不足,是一个内省的过程。在比的过程中,不但要与别人比,比专业能力、比敬业精神、比优良作风、比思想先进性,还要与自己比,比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的差异,比自己是不是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2.“学”作为保持自身进步的一种手段,其首要目标是改善自身不足。在当前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中,只有不断保持自身的思想先进性和能力专业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脱颖而出,取得可持续性发展。

3.“赶”是指追赶先进目标。在通过“比”和“学”进行发现不足、弥补差距后,我们需要找准先进目标,树立追赶方向,只有确定明确方向,才能有效激发高职医专全体人员的前进动力。

4.“帮”的目的是互相提高、共同进步。强弱互助、以老带新是实施帮的方法之一。

5.在“比学赶帮”实践之后,达成“超”的进步,自然水到渠成。超是超越过去,超越自己。只有发现不足、弥补不足、追赶差距、互帮互助,最终达到超越以往目标,取得飞跃发展,树立新的目标,才能保持不断进步。

(二)“比学赶帮超”教育实践的重要性

在高职医专中开展“比学赶帮超”教育实践活动,无论对广大的医学生还是全体教职员工都是有重要意义的,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针对我校这样面临“跨越发展”的学校尤为重要。

二、高职医专医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

高职医专在新时期开展“比学赶帮超”教育实践,要基于院校医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设计科学合理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更有效的保证高职医专在“比学赶帮超”中取得更优质的进步。笔者在多年的从业及进教学教育过程中,初步总结了高职医专院校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及现状:

(一)学习基础薄弱且差异性大

高职医专生源多为高考分数较为普通或稍差的高中毕业生以及相当一部分“三校生”,这就决定了高职医专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较为薄弱。而医学作为一门严谨且艰难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工具化

学习动力和动机是保证一个人能否取得高效进步的基础。当前很多高职医专学生的学习目的都是为了毕业后就业工作,缺少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学习工具化意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热情不高。这时如能用“比学赶帮超”的手段激励学生进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则对于高职医专院校的整体竞争力提升和学生素质提升,都有着长远的意义。

三、高职医专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方法及实践效果

根据党的十九大中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内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都是高职医专医学生及教职员工需要牢记的。在高职医专开展“比学赶帮超”教育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立目标,结合实际,从自身出发

“比学赶帮超”的基础就是“比”的实施。而比的过程中如何确立目标,是需要科学规划与指导的内容。在寻找对比目标时,应该从自身能力、水平和基础出发,既不能找太高的目标,也不能找太容易超越的目标。

(二)提高活动的领导力,加强党员的先进作用

在“比学赶帮超”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推进中能否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能否保证活动的展开是在有序、科学的领导下,是保证“比学赶帮超”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学赶帮超”是在自身内因和环境外因共同作用下进行实践的活动。

(三)加强活动氛围,塑造全民“比学赶帮超”风潮

在当前互联网极度发达的新时期,“比学赶帮超”的对象和目标不应该仅仅是我们身边的人,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发现广阔世界更多值得学习及关注的人,达到将“比学赶帮超”精神融入生活学习的每一天,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自觉性,是坚持长远进步的最好保证。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领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激励下,“比学赶帮超”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时代主题的选择,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法宝,是需要高职医专全体人员不断深入学习和贯彻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杨志华.新时期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认识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103-104.

[2]赵炳.对“比学赶帮超”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14):249.

【作者简介】李开明(1975.8),男,云南峨山县人,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