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张莉何琳琳

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道卫生院261206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可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对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2月28日896例做降钙素原(PCT)的标本进行分析。PCT>0.25ng/mL的患者163例,临床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后,观察PCT水平下降程度,结合临床,观察疗效。结果PCT>0.25ng/mL的163例病例,临床全部使用抗生素治疗,其中PCT水平下降的有160例(98.16%),不下降的有3例(1.84%),无效的3例更换抗生素,治疗后,PCT水平下降。结论PCT与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当PCT>0.25ng/mL的患者,临床及时的给予抗生素治疗,感染可以明显的得到控制。说明PCT的检测可以有效的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及脓毒血症的发生.

关键词:降钙素原(PCT);抗生素;指导临床;脓毒血症

引言

降钙素原(PCT)是血清降钙素(CT)的前肽物质。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质,无激素活性。健康人血液中的PCT浓度很低(<0.05ng/mL)。在炎症反应,尤其是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时,PCT可生成并释放入血液循环[1]。此时,血液中的PCT水平会明显升高。故PCT是细菌感染的一个预警指标。现对我院896例标本进行分析。其中PCT>0.25ng/mL有163例。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临床静脉抽血163例患者静脉血标本。

1.2试剂。威海纽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

1.3仪器。NPY007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

1.4方法。各标本均为患者静脉血,待分离胶采血管内血液凝固后,马上进行离心,离心转速为35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离心好的血清上机测定[2]。PCT结果判断:PCT检测结果分别定为小于0.5ng/mL、0.5~2.0ng/mL、2.0~10.0ng/mL、≥10.0ng/mL,4个等级。据文献报道,以PCT>0.5ng/mL为阳性。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PCT是1993年被发现的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肽原,是相对分子量为1.3×104的糖蛋白。由116个氨基酸组成,是降钙素的前体肽,人们发现在细菌或真菌感染时它选择性诱导升高,对于细菌性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生理状态下,PCT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在细胞内通过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裂解成降钙素,PCT在循环血中浓度极低,几乎检测不到。在病理状态下,PCT可来源于肝、肺等多个器官组织,外周血单核细胞在脂多糖和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也可以表达生成PCT。近几年来国内外已将PCT检测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认为它是一项具有潜在诊断价值、敏感的全新诊断指标。在研究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发现,细菌性感染时PCT浓度升高,在病毒感染和非细菌性炎性疾病时保持低水平,这种变化迅速而且稳定,是PCT有别于其他指标的特征之一,是区别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最灵敏的指标,可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人体受到菌体释放的内毒素和炎性细胞因子诱导而产生PCT,所以细菌感染时PCT升高,而病毒不能释放内毒素,血清PCT水平不升高或仅有轻度升高[4]。细菌感染的概率较高,因此,PCT对鉴别细菌性肺炎有较高价值,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血清PCT检测对鉴别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5],临床上可根据血清PCT的水平判断引起肺炎的原因,对临床小儿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并可为抗生素使用提供依据,它可以避免因抗生素的滥用而产生耐药性,这对于正确选择抗生素是有帮助的,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果如下:

表1PCT>0.25mg/ml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效果

注:PCT不下降的这3例患者,更换抗生素治疗后PCT下降,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3讨论

目前临床对感染的诊断存在着不足。PCT作为新兴生物标记物,对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细菌性感染,PCT水平会明显增高[6],而病毒性及真菌感染PCT水平不增高或仅轻度增高。我院对PCT>0.25ng/mL的患者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的PCT水平明显下降,说明抗生素治疗有效。其中有2例不下降,结合患者症状。可认为抗生素治疗无效。与临床沟通后,临床更换抗生素,经治疗,患者的PCT水平下降[7]。故可认定PCT可有效的指导抗生素使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疗程,指导停药。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5.

[2]杨滨,康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3):596-597.

[3]王丹,赵美健,徐琦新,等.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天津医药,2007,35(3):192-194.

[4]胡凤华,甘小庄,孙丽萍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改变[J].中国医刊,2007,42(6):33-35

[5]王欢,沈定霞,张有江等.降钙素原与血培养诊断血流感染比较[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7):695-711.

[6]陈岩.降钙素原-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标志物[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68-70.

[7]时兢,安秀琴,谢星等,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败血症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8):70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