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城市道路设计浅析

康治伟冯浩

榆林市公路勘察设计院陕西省榆林市7190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进入了快速通道。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6.2%,2017年城市化率达到58.52%。城市道路建设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有了巨大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道路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增大,人们对这一产品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设计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它在规划和道路施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改进措施;探究分析

城市道路设计是市政、交通、道路、景观绿化等多个工程专业的综合,并非简单的道路几何设计。但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对公路设计思路的参照较多,将机动车交通作为重点,以满足车辆行驶要求,对行人的路权分配不足,无法保障通行安全,导致城市整体交通运行效率不高,引发交通安全、交通拥堵等问题,这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不符。所以有必要加强反思,探究城市道路设计的优化。

1加强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设计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程,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设计需要统筹兼顾好功能需求、生态环境、人口密度等诸多客观要素,始终秉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理念,致力于维持好路网配置、城市交通功能与道路自然文化建设之间的动态平衡。随着我国近年来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向前推进,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随着国人汽车拥有数量的不断增长对城市道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刺激了城市道路在设计上要不断的改革创新,全面提升道路的设计品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2当前我国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道路中整体布局和路网结构等方面存在问题

我国的城市道路都是犬牙交错的,这些城市道路汇聚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这些庞大的交通网络为人们和社会带来了便利。但是在拥有了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城市道路中的整体布局和路网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一些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会忽略一些过渡工程,导致在上下班出现车辆高峰期的时候,道路变得非常拥挤,耽误了很多人的时间。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也会忽视交通道路中的整体布局,他们只看重个别布局,这就会造成城市道路中相联系的道路出现差错。

2.2道路设计并未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资料显示,许多城市道路设计将关注的重点过多放在施工速度上而严重忽视了道路的品质,很少将社会群众的需求纳入考量,同时也忽略了社会影响,比如某些道路设计方案中没有对涉及到的文物古迹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某些项目存在大范围生态植被滥砍滥伐的不良现象。另外,部分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缺乏人性化也是一大缺陷,在隔离带布局、公共汽车站点布局等方面并没有从宏观上进行系统化的考核评估,在城市道路节点的最大允许通过量等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没有依据实际情况对最佳道路宽度加以深入剖析,不利于促进城市道路的正常运营。

3促进城市道路设计问题改进的有效策略

3.1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与城市整体布局相融合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应该避免盲目和随意,首先要明确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再对城市道路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对城市道路规划进行整体布局有利于提高道路施工的效率,可以节约城市道路资金的投入,同时也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供了便利。进行整体布局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可以提前检验该区域是否适合修建城市道路。我们在进行整体布局时,要时刻根据城市的发展方向做出建设布局,并且也要根据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进行布局,从而促进城市整体布局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能够相融合,让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更加清晰明了。

3.2优化城市道路环保设计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强化,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交通组成使居民的交通更方便、自由、灵活,但噪声、交通事故、拥挤、大气污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优化城市道路环保设计,体现设计的人性化势在必行。如城市道路横断面的人行道设计,应首先保证平整度、密实度,尽量铺砌防滑砖,而不是一味追求让铺装图案更漂亮;对于人行道和单位门口的上车坡道,在设计时应注意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用坡道连接单位门口的中车坡道和两侧人行道,并设计不同的材料加以区分,提醒行人注意,增加道路舒适感;对于人行道与自行车道同处一个平面的情况,为区分功能并满足环保与景观需求,在设计时可将自行车道变成红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并用灰白色晶石彩砖铺设人行道,体现设计的人性化;如果人行道与车行道的高差较大,就应考虑车辆进出,并尽可能保留既有树木、电杆等,具体可把人行道和上车坡道设计成两个纵坡,保留两者的高差,并用挡墙分割车行道、人行道,适当装饰挡墙外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保护树木。对于规划红线范围以内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不仅要满足机动车通行需求,还要重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空间,在确保人行道宽度不小于3m的基础上保持全线行人通道的连续性,并设置无障碍设施,如人行盲道等。如果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受到拆迁限制,应尽可能在转弯半径上遵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如道路主线的行车速度是60km/h,那么交叉口右转弯则应是30km/h,此时推荐转弯半径是25m。

3.3优化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城市就成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目标。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很多设计者并未关注道路绿化问题,导致道路在投入使用后严重影响质量,无法发挥防噪降噪作用。所以,在优化城市道路设计时必须考虑绿化设计,注意有机结合道路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城市道路设计者要分清性质不同的道路的特征,认真研究使用者的观赏特征,依据城市环境与道路的性质、功能、等级和自然环境等选择不同绿化方式,起到遮蔽、遮阴、覆盖地面、装饰、防噪降噪、防尘、诱导视线等功能。同时,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发挥出对车辆的诱导作用[4]。在城市中的主干路与快速路上,车辆行驶速度很快,所以,应从驾驶人员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者也需要通过对道路的优化设计诱导其视线,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如在凸形竖曲线道路两侧、道路弯道外侧,应设计种植高大的树种、树木,有效发挥视线诱导作用。

3.4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盲道进行改进和优化

在进行盲道设计时必须要从盲人的角度出发,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城市道路,从而设计出适合盲人行走的道路。我们在设计盲道的时候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首先是从盲人的脚感和辨识方向上进行设计,在铺设盲道时要选择与其他道路不一样的砖进行铺设,在铺设时一定要按内侧是圆形砖、外侧是轮廓砖的原则进行铺设,让盲人能够明确从脚底感受到盲道的存在。其次,在铺设盲道时应选择一些具有棱条分明的板砖铺设,这样就可以为盲人指明方向。再次,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地点铺设与众不同的板砖,这样能提醒盲人自己所在位置。最后,在一些重要路口或者交叉路口设置提示音和设置导盲路牌,与此同时,也要经常性地检查路口提示音,为盲人提供正确的方向。所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设计盲道并不断进行改进,给予盲人关爱,让他们能够安全放心地出行。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中对城市道路的设计原则和要点进行详细分析,以便在未来城市道路的建设中,能够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量,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优化配置,在实现城市道路服务功能和承载功能的同时,更满足于居民的人性化要求,使城市居民都能收获良好的出行体验。

参考文献

[1]李因宜.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6,(12).

[2]朱世峰.城市道路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