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陈祥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陈祥金

陈祥金

陈祥金(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复龙镇小学校四川宜宾644600)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066-01

阅读是学生了解世界、开拓眼界、了解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文章就是与文章作者灵魂的沟通,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刚刚接触阅读的引路人,要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引领学生热爱阅读,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十分重要。

一、创设情境,推动阅读探索性

为了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勤奋阅读的人文情境化氛围,让生活在这个环境氛围中的学生明确勤奋阅读就是自己作为学生的天职,感受到如果自己不去勤奋阅读就会落后于他人,不去勤奋阅读,就会失去跟大多数同学交流的机会,就会让别的同学耻笑。因为几乎所有同学都在围绕一本名著展开争论,而只有一两位却因为没去阅读而只好静静地听人家讲,当谈到一些关键问题而自己怎么也不敢插嘴,那时的尴尬和懊悔足以从内心深处敦促自己下决心参与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为同学们创设有利于阅读的教学情境,经常围绕某一问题开展一些研讨会,有奖竞赛活动等等,让学生进行探索性阅读,常常是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而且阅读教学活动一定要体现情境化、常态化。不能昙花一现,虎头蛇尾,要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阅读一段时间后,关键要组织学生积极探讨,由一开始的兴趣阅读逐渐过渡到探索性阅读,有目的地自觉阅读,这样才有可能让阅读教学为小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在知识的浩宇自由翱翔。

二、调动学生生活阅历,让学生形成独特感悟

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每一篇文章都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在这些平凡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与心血,是作者基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对生活的再加工与再创造,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要想达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都有着丰富而多彩的心理世界与情感世界,这些差异性正是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重要资源。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并不是将文本简单地进行还原,更为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将学习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基于文本,以文本为中心,同时又超越文本,透过文字表面,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从而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见解与看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图片等设施再现教学,并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搭建起通往语文殿堂的桥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真正达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三、多读感悟,品味语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如在引导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时,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有位学生选择的语句是: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该生读得声情并茂。教师顺势启发:刚才这位同学读时注意到了声调有高有低,语气有轻有重,速度有快有慢,现在再请他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时表情怎样,哪轻哪重??再想他为什么要这样读。该生再读后,教师并不急于让其他学生评价而是让他们学着也开口读读这句话。结果学生以微笑的表情读出了对圆明园绝妙景色的欣喜,“金碧辉煌”重读出殿堂的光彩华丽雄伟壮观;“玲珑剔透”轻读出亭台楼阁的小巧奇妙、景色怡人;“热门街市”高声快读出“买卖街”的欢快;“田园风光”低语缓读出流连山乡村野的舒畅。最后,教师又安排男女生交替读。至此学生在对词语的揣摩、比较中领悟圆明园景色的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另一方面学生在错落有致,或高亢放读,或浅唱低吟中自主地获取语言的“意义与情味”,自由地表达感受。

四、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创造性

在目前的阅读实践中,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应该拿出自己的见解跟教师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的阅读形式应该是互动式的,而互动式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同步参与。另外,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仅仅靠课本和师生互动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到课外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提醒学生及时记录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强烈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有时也难以作答。例如,在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时,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男孩明明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微弱为什么不求助海边的其他人呢?”小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不受局限的,这时教师不应该急着给予否定,而是应该与学生进行积极地讨论,一步步地将学生的思考范围引入正轨。这样,不仅没有打消学生对文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自主思考、大胆提问的信心。由此可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探索性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采取演说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理解

演说,演是表达,肢体语言加上表情;说是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这种演说的形式从古至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如今收率节节高升的节目《超级演说家》乐嘉本色队中有一位选手被称之为“演说帝”,他是杨心龙,九岁时在网络上迅速串红。欣赏他在舞台上的表现力和爆发力,自我理解力是超出同龄人的,这并非常人所能为,因此在小学学习过程中,这种形式值得推广。在学校教育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团体操表演、联欢会表演、运动会方阵表演等等,这些表面形式屡见不鲜,但我们并不排除它们的积极效应,我要说的是如《超级演说家》的形式在课业减负的小学阶段大力推广一定利大于弊。这种演说方式首先能给演说人以勇气。近朱者赤,一些学生踊跃报名,会带动身边人参与其中。其次在准备演讲稿时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阅读水平在潜移默化中有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这是提升自我的阶段。再次,在演讲中锻炼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多场比拼中,整个人关注点发生了转移,好词、好句、好文章成为了他的好朋友。最后,当学生真正乐在其中时,就达到实现自我的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理解。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包容并鼓励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思考成果,深入挖掘教材里的创造性教育因素,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创造性阅读实践中学习创造,学会创造,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