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控提高变电站物资供需匹配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供应链管控提高变电站物资供需匹配度

徐新源1郭丽瑶2马亮3王晓婷3

(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物资公司山东济南250001;2国网济南市章丘区供电公司山东济南250000;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安丘市供电公司山东潍坊262100)

摘要:在变电站建设的新时期发展中,如何充分发挥物资供应部门在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高水平地利用企业资源,深入挖掘企业潜力,提高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如何做好变电站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创新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供应链管控;变电站;物资供需;匹配度

新时期不仅对变电站建设的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物资供应管理人员应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紧紧抓住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通过对新技术、新方式的合理利用将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影响供应的供应链各环节特点分析

1需求计划提报特点

为持续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合理安排年度招标采购工作,国网公司统一安排本年度批次采购计划,输变电工程设备、装置性材料集中招标,以协议库存方式组织的采购,统一品类原则上全年度周期管理。年度采购计划依据综合计划和财务预算安排,以提高效率效益,便于组织实施、保障有序供应的原则制定。年度采购计划全面覆盖电网建设、生产经营所需物资及服务,以物料主数据为基础,结合需求特性、物资属性和专业特点,分级、分类编制。需求单位需根据现场需求进度安排于各批次计划申报截止时间前完成需求提报工作。

2采购及合同签订周期分析

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实行“两级集中采购”制,针对需求物资特点采取差异化采购策略。法律有明确规定,需求明确、计划性强的,采取批次招标方式,例如变压器、组合电器、隔离开关等变电设备,铁塔、导线的线路材料;技术标准相对统一,需求随机,时效性强,采购频次高的,采取协议库存采购方式,例如控制电缆、低压电力电缆等。物资采购包括采购项目准备、发标、投标、开标、评标、决标与授标共六个阶段。

3物资供应周期分析

变电站物资供应周期包括图纸确认时间、原材料准备时间、生产加工时间和运输时间等。通过长期对已完工程物资履约记录分析,发现在供应商产能充足的情况下,物资供应周期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因此可得到变电站各设备的正常供应周期和最短供应周期。

二、提高供需匹配度的措施

1主动作为提升需求计划合理性水平

公司从供应链源头入手,超前谋划、提前介入需求提报工作,根据建设管理单位的里程碑计划和各环节的工作周期采用倒序法推导合理的需求提报时间,主动对接项目单位(部门),提出需求计划提报建议,通过加强计划统筹协调管控,提升需求计划合理化水平,保障供应链后续管控预留周期合理。需求提报合理开始时间的具体确定流程方法如下:一是根据工程里程碑计划、安装的工艺顺序以及安装周期确定各设备开始安装时间,考虑设备到场后安装前需要进行试验、验收等工作内容,各设备到货时间应提前于开始安装时间一周进行设置。二是根据各设备到货时间和供应周期确定各设备的正常开始供应时间和最迟开始供应时间,将正常供应周期下的开始供应时间定义为合同签订完成时间。三是根据合同签订完成时间、采购周期以及合同签订周期确定招投标开始时间。四是由于/度批次安排中会明确每批次的需求提报截止时间、拟定发布公告时间、拟定开标时间,因此可根据招投标开始时间选择合适的需求提报批次和需求提报最迟时间。

2优化流程实现采购和合同签订管理精益化

提升采购产品的优质水平。严格执行招标文件审查,针对影响物资供应进度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从而实现对风险提前管控。针对电力物资特点建立多种采购模式并举的采购策略,保障物资采购工作顺利完成。根据供应商产能和在建工程月度排产计划,推导出供应商月度剩余产能,结合招标项目工程安排对供应商合同执行能力进行分析,作为中标授予考核内容的一项,保障供应商中标后具备足够的合同执行能力。合同签订管理阶段。创新合同签约模式,采取预先评估,优化人员配置,整合业务流程等措施,保证合同签订的及时性、快速性和准确性,保障合同签订工作按物资管理进度计划的相关时限要求完成合同签订工作。

3闭环差异管控保障物资供应精准高效

合同签订后,物资管理单位组织供应商和需求单位根据工程里程碑计划,对接现场实际需求,充分考虑生产运输周期及合同约定协商确定物资到货时间,供应商根据生产流程对各节点完成细化形成生产供货计划。为保障物资供应计划刚性执行,实现物资供应与需求计划的有效衔接,物资供应过程中,构建日、周、月三级常态化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比实际生产进度和生产供货计划,实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并定期将风险以预警分析表、周报等形式发送至各参建单位,各相关单位通过不同等级风险差别化管理和单个风险闭环管理,可有效将对物资供应进度的影响消除在萌芽状态。

闭环风险管控策略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管控三方面:

风险识别。依托信息集成平台,引入“鱼骨图”问题分析法思想,将风险按需求计划提报和采购阶段、合同签订阶段、物资供应阶段进行分类。针对每类风险建立“N+1”滚动预警机制,通过定期收集项目和供应商供应实际进度信息,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实时匹配进度计划节点数据,进而发现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风险分析。运用“ABC”重点问题分析法,对发现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风险对工程进度的影响程度,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一般风险和微小风险三个等级。风险等级根据每期的风险处理变化采取动态管理,实时更新直至风险解除。风险分析完成后,梳理建立风险预警分析表定期发送至各相关单位及部门,相关部门根据风险等级指派专人协调解决,并实时反馈处理结果。

风险管控。建立“以点带面”的催交网络,针对预警到的重大风险采取长期驻厂催交;对一般风险采取定期巡检、召开专题协调会等管理措施;对微小风险采取约谈、电话沟通等措施进行管控。“以点带面”的催交网络保障供应商管控全覆盖,管控效率大幅提升,有效保障供应商按物资管控进度计划完成物资供应。

结语

基于供应链管控提高变电站物资供需匹配度以供应链管理为主线,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推导合理需求周期,提升需求计划精确性水平。优化采购和合同签订管理流程,提高物资管理精益化管理能力,并在供应阶段基于需求计划建立生产交货计划,通过闭环差异化的管控策略,保障生产供货计划的刚性执行,提高物资供应与现场需求的匹配度,在保障物资供应及时率的同时,降低现场物资保管所需费用。

参考文献:

1蓟拉毛。做好供电企业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浅论[J].教育观察,2011(12):117.

2陈军。电力企业后勤信息化工作建设初探[J].华东电力,2011(6):1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