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措施用于胃肠道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手术室护理措施用于胃肠道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研究

闵晓阳

闵晓阳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手术室辽宁省本溪市117000

【摘要】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以及排毒器官,同时胃肠道疾病也具有很高的临床发病率,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消化性溃疡、阑尾炎、胃炎等,其中很多胃肠道疾病需要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而由于胃肠道功能特殊,加之肠道内细菌种类繁多,使得胃肠道手术之后容易产生各种相关并发症,其中手术切口感染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以及生活质量。临床研究显示,加强对胃肠道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类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为例,探讨手术室护理方法以及感染预防效果。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

引文

如今,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手术治疗毕竟是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损伤、并发症,是当前护理学一直在探寻的目标。本次研究中,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开展研究,探讨手术室护理措施对于预防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以下是具体的报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进行胃肠道手术患者10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病例数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胃肠道外科手术标准,并且无手术禁忌症。两组手术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在手术开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0例、20例,平均年龄值(45.0±5.1)岁;观察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5.2±5.2)岁。对比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无菌操作原则、护理人员点清手术用具等。术中主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观察组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预见性护理,主要方法为:术前,加强与患者及交流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术中,提高无菌操作要求,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手术室人员的无菌观念,在术前对所有参与手术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安排专人检查、考核,规范手术室无菌原则,避免医源性感染发生。手术室的环境需要保持高度无菌,温湿度应适宜,每天都需要对地面进行消毒处理,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需分开采用不同的手术室进行。注意手术器械的选择,首选高压蒸汽灭菌过的手术器具,加强一次性无菌操作原则的使用和管理,定期做好检查。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保暖以及隐私护理,以减少患者的内心恐惧心理,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效果。内容如下:(1)在常规手术皮肤消毒范围的基础上将消毒直径扩大5cm;(2)护理人员有较强的手卫生意识,术中执行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手部消毒;(3)在切开腹腔之后严格进行手消毒再进行探查,做好切口周围的保护之后再行切口;(4)做好手术切口之后使用洁净袋,以防止切口后内容物污染腹腔;(5)手术切口周围应当严格进行消毒,从周围开始消毒,逐渐缩小消毒范围;(6)手术结束进行切口缝合时,先使用聚维酮碘液进行肌肉、皮下组织、皮肤的清洁消毒,之后逐层缝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切口感染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来实施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珋χ±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手术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1±1.21)d、(3.57±1.04)d、(7.81±1.03)d;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排便、住院时间分别为:(1.21±0.93)d、(1.69±1.10)d、(5.60±1.29)d。很显然,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排便、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00%(观察组2例)、20.00%(对照组10例),SPSS22.0软件处理结果:χ2=6.0606,P=0.0138。

3讨论

胃肠道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很高,且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的改变,使得胃肠道疾病发病率仍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困扰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胃肠道疾病患者通过外科手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由于胃肠道手术具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加之肠道菌种繁多,使得在胃肠道术后极易发生感染类并发症。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之后,会使得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预后效果受到不良影响,并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需要加强对胃肠道手术护理工作的重视,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责任感,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手术室预见性护理模式通过加强手术室的无菌原则,将手术室中可能引起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做好预防,以保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常规手术室护理中,很有可能因为护理人员的失误、主治医师的大意而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而手术室预见性护理模式则针对引发切口感染潜在的因素进行根源性消除,特别是对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使得所有医护人员保持高度的无菌观,避免患者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通过对临床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胃肠道手术,采取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在本研究中,对胃肠道手术的手术室护理要点进行了总结,主要是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患者皮肤消毒以及切口组织消毒,注意进行手术切口及周围的保护,避免发生手术污染等情况。另外,通过术前与患者做好沟通,告知患者手术配合要点、注意事项,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等,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手术配合程度,从而促使手术更快更好地完成,减少切口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这对于防止切口污染,避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预见性护理模式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临床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手术室护理中,做好无菌操作、保证高度的无菌观念非常的重要,对于患者、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赵倩文.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0):55-56.

[2]张海霞.手术室护理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9):3643-3644.

[3]林素羽,符琼燕,陈叶丹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5):1179-1180.

[4]刘玮.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6):266-268.

[5]黄丽萍.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174-175.

[6]林素羽,符琼燕,陈叶丹,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5):1179-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