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PCM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梁军陈冰

福州94647部队福建福州350026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PCM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通讯网络之中,在电力通讯网运行中起到连接作用,有利于提升用户接入的实效性。而一旦PCM设备出现故障,将会对用户乃至整个电力通讯网络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工作,并对故障进行及时处理,以此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上述背景,文章对PCM设备维护管理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探讨了设备故障处理措施,以期能提升PCM设备运行效率。

关键词:PCM设备;故障处理

PCM设备作为一种用户接入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通讯网之中,具有接口丰富和容量小等特点。其能够提供诸如二线、四线和64K等类型接口,具有传输多样性等优势,在电力通讯网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PCM设备主要应用脉冲编码调制技术,在运行中经由抽样、量化和编码加工等程序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传递给对方。同时在接收对方传递的数字信号后,经由再生、解码和低通滤波等程序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充分发挥了数字信息传输功能,日渐成为通讯网正常运行的基础设备。因此在通讯网运行中,工作人员必须重视PCM设备管理维护与故障处理工作,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不良影响。

1.PCM设备故障定位方法

在通信故障查找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故障定位方法,将使故障定位工作变得事半功倍。

2.告警、性能分析法

当故障发生时,首先通过对告警事件、股指现象的分析,初步判断故障点范围。系统故障时一般网管系统会伴有相应的告警信息,通过观察现场设备告警灯运行情况,分析这些信息,并结合设备的告警原理机制,初步判断故障类型和故障点的位置。告警不是孤立出现的,某一设备的故障有可能引发相关设备的连锁告警反应,因此,在分析故障告警时,不要仅对某一个告警进行独立分析,要从整个网络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告警现象,以便正确定位故障点。

3.环回法

通过逐段环回,排除外部故障,并最终将故障定位到单站,乃至单板。环回是定位故障点最有效和常用的方法,它不需要对告警和性能做详细的分析,缺点是会影响业务,一般在业务量小的时候使用。

4.替换法

通过替换相应的端口、板件等,排除故障。替换法适用于故障定位范围缩小至单点后,排除单板、端口或某段线缆的问题。如某站四线通道不通,而挂表测试通道正常,我们怀疑收发跳纤接反,则可将收、发两根互换。替换法的优点在于方法简单,对维护人员要求不高,比较实用,故障定位快速有效,但对备件有要求。另外替换插拔电路板时,需要按照操作规范执行。

5.插拔法

当发现板件有故障时,系统维护者可以通过插拔一下板件和外部接口插头的方法,排除因接触不良或处理机异常产生的故障。在插拔时,要确认该单板可以热插拔,也要注意遵循单板插拔的操作规范,以免导致其它问题甚至损坏板件。

6.配置数据分析法

配置分析法是指通过重新配置时隙、端口、单板数据等手段对告警进行判断故障排除方法。配置分析法的优点是不影响业务,不需要仪表,能够有效排除硬件连接错位,处理效率高。但是故障定位的时间相对较长。

7.仪表测试法

故障定仪表测试法一般用于排除设备端口以及设备外部问题,误码仪可对数据业务的通道、误码性能进行测试,万用表对设备供电、线路电压进行测试。

8.PCM设备故障处理措施

9.通过指示灯状态判断故障类型

在PCM设备故障处理中,指示灯状态是工作人员故障判断的主要参考信息,当PCM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指示灯的绿灯常亮。如果设备绿灯常亮但是红灯闪烁则分路用户可能出现故障。基于此,在设备故障处理时工作人员首先观察中央处理单元板上的指示灯状态,对高危级别警告进行合理判断,然后观察支路板指示灯状态,对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判断,进而准确定位故障位置,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让设备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状态。以单板故障为例,工作人员应先对单板指示灯进行检查,再结合告警模块参数,对故障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再比如在系统故障处理过程中,通常情况下PCM系统上设置6个告警指示灯,其中4个指示灯对应一号中继告警,当4个指示灯全灭,则表明信号传输正常,如果其中1个或多个告警指示灯亮,表示信号传输出现故障。基于此,工作人员遵循电路运输原理,断开信号传输,对故障位置进行判断,辨别故障是否出现在交换机位置,如果确实是交换机出现故障,工作人员还需检查单板,对反馈信息进行再分析,必要时更换备用单板。

10.合理运用故障检测方法

替代法,工作人员首先选择一个疑似故障的部件,利用正常工作部件将其替换,进而对其进行故障排除和定位操作。在这一检测过程中,部件可选择单板、通信设备或者支路;

环路检测法,通常工作人员按照自环的方向构建环路,主要包括设备外自环和设备内自环两种,其中前者主要应用于端站和传输链路等故障检测,后者则主要检测PCM设备本身故障,根据不同的环路,工作人员可对设备进行逐级检测,并且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必须在设备上放置衰减器,以此有效保护结构特性;

仪表测试法,此法主要适用于传输故障检测,在检测中主要应用PVM性能分析仪、选频表和PCM综合测试仪。在本次故障检测中,工作人员初步判断为电源故障和通道中断两种可能,经过上述综合检测,最后判断为电源模块故障,其中-5v电源组指示灯微亮,经万用表检测后发现其实际电压值为2.7v,针对此问题工作人员采取更换备板的方法,随后开机试验,设备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11.实施网管计算机监控

随着技术发展,在PCM设备故障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日渐重视预防性措施的应用,力求及时准确地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为电力通讯网络正常运行提供有利条件。基于此很多单位实施了网管计算机监控,通过监控系统查看设备的细节信息,其中以性能参数和告警信息为主,以此确保网路观察的整体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会接收到很多告警信息,并且部分信息无法直接定位故障点,因此工作人员应合理区分基本告警信息和衍生告警信息,比如当主站接收到AIS告警,并非表明该站接收出现故障,而是传输链路或者发信端存在故障,从而出现上述告警情况,因此在具体判断中必须结合设备运行实际情况。例如在某电力通讯网络运行中,电信公司交换机与分站交换机联网后,信令链路无法开通,针对这一故障,工作人员仔细分析网管计算机监控提供的告警信息,在此基础上对传输通道进行检查,其中双方自环信令链路处于正常状态,且2M接口通信无故障。接下来工作人员详细核对数据,ISUP信令相同,说明其他方面数据存在问题,在核对双方的信令链路缝隙后,发现双方均开在PCM第十六时隙,与常规设置习惯相符,判断其无故障。工作人员在进一步核查中考虑到用户量较大的问题,在运行中与电信公司实施2个2M通道,因此双方在设置信令时隙时,将其分别配置给两个PCM,从而导致信令链路无法开通。

结语

综上所述,PCM设备日渐成为电力通讯网络运行的基础设备,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维护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并从指示灯状态、检测方法和计算机监控等方面着手,及时准确地确定设备故障,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炎,杨晓婕.PCM设备的管理维护与故障处理[J].中国新通信,2017(4):90.

[2]周晓东.浅析PCM设备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和发展[J].科技资讯,2016,14(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