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房电梯紧急救援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无机房电梯紧急救援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于在龙崔巍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分院江苏苏州215031

摘要:近年来无机房电梯因有着比传统有机房电梯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引领电梯发展的新潮流。无论在商业或者人居建筑中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然而,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软、硬、电网故障及不可预测的其他因素导致的困人故障时,维保人员无法使用手动松闸盘车来移动轿厢。因此无机房电梯的应急救援比传统的有机房电梯更加困难。

关键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形式;存在的问题;制动;紧急电动运行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machine-room-lesselevatorhasledthenewtrendofelevatorindustryduetoitsincomparableadvancements.Ithasbeenadoptedandspreadineithercommercialorresidentialbuildings.However,faultsofsoftware,hardwareandpowersystemorotherunpredictablefactorswouldcausepassengerstrappedincarwhenequipmentoperates,elevatormaintenancepersonnelcannotusehand-wheeltomovethecarbodyinsuchcases.Thus,ratherthanatraditionalelevatorwithmachineroom,itismoredifficultforpeopletoactualizeemergencyrescueinamachine-room-lesselevator.

Keywords:machine-room-lesselevator;formsofemergencyrescue;existingproblems;brake;electricalemergencyoperating

一、引言

无机房电梯是为了节省电梯安装空间应运而生的。其主要特点是把曳引机、限速器、控制箱及其它电气部件安装在井道内,从而不需要在房屋顶部单独设计机房空间。

无机房电梯主机通常采用两种布置方式:1、主机上置式:主机安装在井道顶层和井道壁之间的空间,其优势在于曳引主机,限速器与有机房电梯受力情况相同,控制箱维修,调试相对便捷,不利点则是电梯的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及最大提升高度受到曳引主机外形尺寸的影响制约,一旦轿厢冲顶,应急救援和维修比较困难。2、主机下置式:主机置于井道的底坑或底坑轿厢和对重之间的投影空间上。其优点是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和额定速度,最大提升高度不受曳引主机外形尺寸限制。然而,无论目前的无机房电梯采用上述哪种布置方式,都无法采用传统有机房电梯手动松闸盘车的方法来进行紧急救援。介于此问题在实际电梯困人事件中的突出性和必要性,本文将从无机房电梯紧急救援常用的几种形式及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无机房电梯的常规的几种应急救援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1、机械释放抱闸救援形式

根据GB7588中12.5.1规定如果向上移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电梯驱动主机应装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在主电源被切断的情况下,通过手动操作控制柜内的机械手柄(一般无机房电梯控制柜设置在厅门外侧)来触发手柄与钢丝绳联动达到松闸的目的。利用轿厢和对重杠杆原理的质量不平衡关系,使轿厢进行缓慢的上下移动,并通过观察窗观察轿厢的实际位置,移动轿厢至平层区域,进而在厅门外由专业维保人员使用紧急开锁装置进行救援的最后一步。

存在的问题:该方法适用于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质量不平衡的情况,反言之如果轿厢和对重之间处于平衡状态则无法移动轿厢。其次机械释放抱闸常常由于牵引绳和松闸连杆以及松闸手柄之间的位置、牵引绳的长度、预紧力大小等因素影响松闸效果。如果初始预紧力被设置得太小,则尽管释放松闸手柄到极限位置,抱闸可能仍然不能打开;如果预紧力太大,则松闸手柄因牵引力太大导致无法复位,抱闸也因此无法闭合。

2、电动释放抱闸救援形式

该方式主要利用由备用电源(UPS)、电气安全开关以及抱闸线圈组成的紧急救援装置组成。在实施紧急救援时,操作正常/检修转换开关使电梯控制系统进入检修状态,然后通过手按控制柜内的松闸按钮使释放抱闸回路导通,主机抱闸线圈得电后松开,轿厢的移动主要靠轿厢和对重的重力差来实现,再通过轿厢平层位置观察窗口、指示灯或根据语音提示声来判断轿厢是否到达平层区。最后和方法1一样,利用紧急开锁装置打开层门,释放被困人员。

存在的问题:该装置普遍存在蓄电池失电、蓄电池电解液泄露、电路板易损坏、功能稳定性和重复可靠性不足等导致电动松闸的紧急救援装置失效。并且,和方法1存在共性问题,即:只有在轿厢侧和对重侧之间处于质量不平衡状态时,利用杠杆原理才能使轿厢移动至平层区域。

3、紧急电动运行救援形式

根据GB7588中14.2.1.4规定对于人力操作提升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力大于400N的电梯驱动主机,其机房内应设置一个符号14.1.2的紧急电动运行开关(见图1)。该装置主要针对易被触发的五类安全开关,包括:限速器上的电气安全装置、安全钳上的电气安全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上的电气安全装置、缓冲器和上下极限的电气安全装置。启动紧急电动运行装置,可以达到短接上述五个电气开关的目的,继续在机房控制柜处手动操作电梯安全运行至平层位置,从而达到解救人员的目的。

图1紧急电动运行电气原理图

存在的问题:该装置存在蓄电池无电、蓄电池电解液泄漏、观察窗的位置不当、光线亮度不够或曳引钢丝绳平层标识不清楚、平层指示灯损坏等故障导致难以准确判断轿厢停止平层位置,阻碍紧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议和应对措施

针对无机房电梯存在紧急救援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困人救援存在救援盲区,过多电气部件安装在井道内壁不便于进行维修等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1)改进无机房电梯电梯控制系统,当电梯发生故障时,控制电动的线圈自动形成闭合回路,使轿厢在移动过程产生制动力,从而有效控制轿厢的制动速度。

2)针对紧急救援系统,国家或企业应修订必要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应增加相应的装置来对电梯故障进行准确的判断,应考虑不符合自动救援条件下的紧急救援方案,增加冗余保护功能即一旦启动救援系统应能在原有检测环节上增加时间保护和移动距离保护检测功能,以便辅助控制轿厢移动平层提高安全性。

3)改进电动释放抱闸功能,在回路中串接时间继电器控制电动释放抱闸时间。

4)针对出现轿厢侧和对重测之间处于平衡状态,松闸后轿厢不能移动的,则可将30%额定载重量的铁块挂在补偿链上达到打破轿厢侧和对重侧之间的平衡,然后再松闸使轿厢下移至平层区域,再打开厅轿门救出被困人员。

5)因电气点动松闸装置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所以不采用电气点动松闸装置。

6)无机房电梯不仅要配置紧急电动运行操作装置,在停梯故障造成人员被困时,可以及时解救被困人员。同时在不具有备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还要在检修操作屏上安装一个操作手柄,通过手柄与主机之间的联动钢丝绳使主机的制造器打开。

四、结论

无机房电梯尽管以无比优势不断的推广,但因困人救援,其结构的特殊性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摆到我们的面前,它在困人救援方面存在不少救援的盲区。在对被困人员施救、在日常保养和检验中应加强无机房电梯救援装置的确认包括松闸装置是否有效,应配备的工具、器材是否齐全等,期待相关的无机房电梯标准出台。鉴于此,加快制定无机房电梯的国家标准和检验规程是当前检验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规范无机房电梯困人救援的更具体要求是共筑无机房电梯的安全防线。

参考文献:

[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TSG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3]杨根林,刘宇川.浅谈无机房电梯的几种紧急救援方式,中国电梯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