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冰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272000

摘要:目的:探究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的选取为心房颤动患者86例,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就诊时间是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之间,采取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采用发华林抗凝治疗对照组,使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观察组,对两组治疗后的凝血指标、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NR(1.10±0.47)、PT(12.41±1.36)s、严重出血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PTT(48.08±2.70)s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少量出血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来说,采用达比加群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临床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达比加群酯;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临床疗效

近年来,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心房颤动是心律失常一种,由于病情变化迅速,极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对于心房颤动的治疗,以往临床上主要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其有较高的出血率[3]。近年来,随着抗凝药物的不断研发,达比加群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重视[4]。因此,本文为探讨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效果,特选取86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了解达比加群酯降低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等风险的可能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是本研究的基本步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86例心房颤动患者,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就诊时间为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之间,采用堆积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4例、19例,年龄在55-74岁之间,平均年龄(64.14±3.33)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3例、17例,年龄在56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64.61±2.47)岁。在性别、年龄等有关临床信息上,两组间的情况相似,可以进行比较,p<0.05.

纳入标准[5]:①经24h动态或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确诊为心房颤动;②凝血指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

排除标准[6]: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等疾病;②存在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抗凝药相关禁忌症;③合并其他出血性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即口服华法林(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314,规格:2.5mg),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来调整华法林剂量(INR维持在2.0~3.0之间)。观察组给予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即患者口服达比加群酯(生产厂家:BoehringerIngelheimPharmaGmbH&Co.KG,国药准字:J20130065,规格:150mg)150mg,每天两次。两组患者均坚持用药3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出血情况。凝血指标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出血情况主要包括严重出血、少量出血。严重出血主要包括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少量出血主要包括牙龈出血、皮下瘀斑、鼻出血。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凝血指标

治疗前两组的INR、PT、APTT水平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

比较严重出血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少量出血率,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上,心房颤动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老年人,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心房颤动发作时,患者由于心房有效收缩功能丧失,极易导致血液瘀滞于心房,而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后,极易栓塞脑血管,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水平[7]。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NR为1.10±0.47、PT为12.41±1.36s、严重出血发生率为2.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说明达比加群酯能够显著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出血情况的发生率。以往为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临床上常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受患者个体间的代谢影响较大;②有效与安全剂量较窄,有较高的出血并发症;③起效缓慢,不能够有效预测抗凝效果[9];④受药物、食物影响较大;⑤需经常进行血液监测[8],调整剂量,大大局限了华法林的应用。因此,如何获得更加安全的抗凝效果,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重点。达比加群酯由于其是非肽类的,与蛋白的结合率相对较低,同时该凝血酶抑制剂可直接结合纤维蛋白特异结合位点,选择性、可逆性地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达到抗凝、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10]。口服达比加群酯时,起效迅速,可快速达到血浆峰值浓度,同时半衰期相对较长,可维持机体内的血药浓度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此外,达比加群酯不易出现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无需反复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同时达比加群酯无需依赖肝脏细胞酶代谢,不需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来反复调整剂量,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来说,应用达比加群酯,具有一定的抗凝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避免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韩智红,任学军,王云龙,等.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30(2):12310.

[2]杨华,许臣洪,李欣,等.达比加群酯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30(4):330.

[3]JoglekarVK.Preventionofthromboembolisminatrialfibrillateion[J].JAssocPhysiciansIndia,2013,61(12):879-880.

[4]Perez-VillacastinJ,PerezCN,MorenoPJ.EpidemiologyofatrialfibrillationinSpaininthepast20years[J].RevEspCardiol(EnglEd),2013,66(7):561-565.

[5]AriasMA,BaranchukA.Atrialfibrillationandobstructivesleepapnea:somethingmorethanacoincidence[J].RevEspCardiol(EnglEd),2013,66(7):529-531.

[6]蹇在金,刘岁丰.老年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8):785-786.

[7]王娟,杨艳敏,朱俊,等.中国急诊心房颤动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6):2871-2875.

[8]李玲,刘小慧,杜昕,等.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现状[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2):1068-1070.

[9]赵学,盛君,梅香,等.房颤消融策略:堵与疏[J].医学与哲学,2013,34(16):4-5,9.

[10]吴永全,沈絮华.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9):897-898.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