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动态血压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动态血压特点

师宁宁徐俊华卜敏锐

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辽宁本溪117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动态血压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接收的9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展开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监测的结果。结果:在对比两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时,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比中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非杓型比例、晨峰出现频率均超过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24h动态监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昼夜血压和变化规律,可及时调整患者治疗方案,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动态血压;高血压;冠心病

分析临床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现高血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病因和危险性因素。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冠心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高血压有着重要的作用[1]。临床诊断中,动态血压监测被广泛的应用。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可及时调整临床治疗方案,在治疗疾病和预防并发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接收的9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且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观察组男性62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60.2±10.3)岁。对照组男性56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为39-80岁,平均年龄为(60.8±10.7)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不存在严重疾病,且保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无差异,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此次研究活动中,要求专业人员到病房为患者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型号为Mobile-O-Graph,监测患者24h血压,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血压,总计测量数据不可少于40次。在此过程中告知所有的受检者,可正常工作生活,且运动不会受到影响。但在监测血压的时候,左上肢应保持自然下垂静止的状态,测量期间尽可能不要与他人交谈,测量完成后由专人取回记录盒,将数据输送计算机进行处理,并由此绘制出曲线图。所有研究对象在检测过程中正常服用治疗药物。

1.3观察指标

研究活动展开期间,观察两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依据夜间平均收缩压或舒张压下降率大小判定昼夜节律,超过10%表明存在。同时计算和判定晨峰数显频率、血压昼夜节律、昼夜血压波动曲线等参数。

1.3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明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得出,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同时对比中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非杓型比例、晨峰出现频率均超过对照组,即观察组患者非杓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60.4%和65.1%,晨峰率为54.7%,对照组患者非杓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22.9%和27.1%,晨峰率为31.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通过对患者24h血压动态监测,可了解血压变化规律和波动的情况。利用24h血压动态监测,能够有效预防偶尔测量血压引起信息量少、影响因素多、难以反应血压变化特点的缺陷。在临床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类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中。一天24h内,人的血压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并且这种波动曲线与长柄勺相类似[2]。血压昼夜节律的杓型变化通常是夜间血压下降超过昼间血压的10%,血压下降小于10%表明血压昼夜节律性非杓型变化。

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比中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非杓型比例、晨峰出现频率均超过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晨峰出现率为54.7%(P<0.05)。从调查研究中了解到,此种变化可能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如患者晨峰出现频率持续性增高,就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应激性上调,导致患者的外周血管和重要器官长时间保持高负荷状态,对血管的张弛产生影响,降低外周血管可逆性改变的发生率。如出现这种改变,表明人体神经体液调控受到损害,血管壁已经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机能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导致内分泌功能衰退,扰乱植物神经活动,此时各项功能不断下降,改变血压昼夜节律[3]。依据患者血压的变化,认识到高血压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24h动态监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昼夜血压及其变化规律,可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姚芳,许飞.探讨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4(9):14-14.

[2]张彪,郑亚西.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特点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3(4):62-64.

[3]李燕.8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特点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14(23):23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