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对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3

靶向治疗对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探讨

贾平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41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靶向治疗对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应用铂类、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法)和对照组(53例,应用铂类、紫杉醇化疗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不良反应(心律失常、恶心呕吐、高血压等)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结果:实验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向治疗对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靶向治疗;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治疗价值

由于卵巢癌复发率比较高,加上预后效果较差,所以大多数患者在反复化疗后均出现耐药情况。卵巢癌发病率出现逐年年轻化发展趋势,尽管卵巢癌的相关治疗取得一定发展,但是整体而言生存时间不够长,在手术治疗或者化疗治疗后仍然有诸多患者复发卵巢癌[1]。研究资料显示,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患者的治疗过程较为复杂,临床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让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患者能够耐受的治疗药物[2]。分子靶向治疗给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患者带来福音,分子靶向治疗以肿瘤的异常病理分子为靶点,通过将分子结合的抗体来阻断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最终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调节细胞的生长,最终达到治疗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患者的目的。本文将观察分析靶向治疗对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应用铂类、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法)和对照组(53例,应用铂类、紫杉醇化疗方法)。纳入标准:(1)均经过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2)均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情下参与研究且经过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3)均未合并其他严重恶性肿瘤者。排除标准:(1)依从性差者;(2)精神障碍者;(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3.65~60.14岁,平均年龄为(41.90±15.87)岁;体重在42.26~65.55kg,平均体重为(53.91±10.02)kg;疾病类型:1例子宫内膜样癌、1例移行细胞癌、20例浆液性囊腺癌、31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3.70~60.22岁,平均年龄为(41.96±15.78)岁;体重在42.32~65.48kg,平均体重为(53.90±10.05)kg;疾病类型:2例子宫内膜样癌、0例移行细胞癌、19例浆液性囊腺癌、32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铂类(顺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1357;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80mg~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紫杉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065;生产厂家: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有限公司;给药之前提供地塞米松或者西咪替丁等预防过敏,210mg~27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化疗方法,30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4w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6个疗程。

1.2.2实验组

实验组应用铂类(顺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1357;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80mg~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贝伐单抗(生产厂家:瑞士罗氏制药公司;批准文号:注册证号S20120068;5mg/kg,用100ml0.9%生理盐水稀释,每2周静脉注射1次直至疾病进展。在主要手术后28天内不应开始贝伐单抗治疗。开始阿瓦斯汀治疗前,手术切口应完全愈合)联合紫杉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065;生产厂家: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有限公司;给药之前提供地塞米松或者西咪替丁等预防过敏,210mg~27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化疗方法,30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4w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6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不良反应(心律失常、恶心呕吐、高血压等)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A125小于25U/ml;部分缓解:CA125下降幅度大于60%且维持28d;疾病稳定:CA125下降幅度大于30%且维持28d;疾病进展:CA125增加30%且维持28d)以及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实验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分析

实验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为(17.05±2.87)个月,对照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为(8.96±4.75)个月,实验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分子靶向治疗现阶段在肺癌患者和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取得较大进步,在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患者中已有多种治疗方案[3]。贝伐单抗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与肿瘤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异结合,继而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2进行的信号传导,最终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贝伐单抗已经成功应用在肺癌患者和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相关治疗中,能够显著延长肿瘤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时间。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为(17.05±2.87)个月,对照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为(8.96±4.75)个月,实验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有学者表明,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预后效果密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是一项独立预后指标[4]。国际上已有诸多临床试验表明,贝伐单抗联合化疗药物能够有效治疗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5]。部分报道显示,贝伐单抗治疗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时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出血和肠穿孔等风险,由于肠穿孔给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带来的机体负面影响比较大,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6]。肠穿孔的出现与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之前接受过多次化疗有关,或者与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本身的腹腔广泛转移有相关性。有学者表明,术后至少30d才能应用贝伐单抗,否则会带来严重并发症[7]。

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作为临床中常见肿瘤疾病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等均造成较大影响。现阶段,治疗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患者以手术和化疗方式为主[8]。铂类药物联合紫杉醇治疗方法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能够积极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仍然有诸多患者出现复发情况,之后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单独对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患者进行药物化疗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最终显著提高耐药率。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贝伐单抗,其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贝伐单抗能够阻断肿瘤的转移和肿瘤的增殖,最终使得肿瘤血管趋于正常化,降低恶性肿瘤的渗透压。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铂类、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法治疗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患者能够取得显著效果,继而提高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以后的研究发展提供一定方向。

综上所述,靶向治疗(铂类、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法)对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XinZHUANG,Ya-pingXIAO,Ling-huaTAN,etal.EfficacyandSafetyofChemotherapywithorwithoutTargetedTherapyinBiliaryTractCancer:AMeta-analysisof7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J].Journalof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edicalEnglishandGermanversion),2017,37(2):172-178.

[2]佟玲霞,李红霞.叶酸偶联纳米紫杉醇靶向治疗卵巢癌的细胞实验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10):777-781.

[3]Fu,Haoran,Zhang,Yuhang,Wang,Xiqingetal.SynthesisandAnti-TumorActivityofNovelAminomethylatedDerivativesofIsoliquiritigenin[J].Molecules,2014,19(11):17715-17726.

[4]苏子涵,赵云.靶向超声微泡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5,26(9):1331-1334.

[5]佟玲霞,李红霞.叶酸偶联纳米紫杉醇靶向治疗耐药卵巢癌的动物实验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7):510-514.

[6]孙平风,傅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在卵巢癌中检测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1):1567-1571.

[7]金志红,任彩萍,史彩霞等.卵巢癌组织Hippo-Yes相关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增殖凋亡相关性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2):125-128.

[8]李俏然,唐正,卢雪琳等.OSTP-DDP靶向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15(2):20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