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技术对失能老人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康复护理技术对失能老人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刘利燕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岳阳市二人民医院)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技术对失能老人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112例失能老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失能老人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失能老人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失能老人的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的观察组失能老人腹痛、腹胀及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失能老人,建立排便反射失能老人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能老人,Wexner评分为(9.51±0.9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失能老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的观察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各因素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失能老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技术能够显著改善失能老人的肠道功能,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护理技术;失能老人;肠道功能;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此次研究选取112例失能老人作为观察对象,探究康复护理技术对失能老人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112例失能老人作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缺陷和活动障碍,排便困难或大小便失禁。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康复护理技术干预)各56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2.83±3.29)岁;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63~90岁,平均年龄(73.12±3.41)岁,两组失能老人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56例失能老人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2],观察组失能老人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具体操作如下:对老人血压、心理状况、营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评估,给予老人针对性较强是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针对失能老人普遍存在的孤独感、无助感、焦虑感、缺乏安全感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言行举止要得体,护理操作前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老人有安全感;嘱家属多与老人进行交流,给予老人更多的理解、关心与支持,消失老人的孤独感与焦虑感;帮助老人树立治病的信心,减轻老人对疾病的恐惧,提高老人治疗依从性。

②饮食及口腔护理:失能老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咀嚼功能差,因此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或软食为主,粗细搭配,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及维生素,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豆制品、鱼、肉、蛋等食物,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预防便秘;养成定时定量饮食的习惯,与营养师进行沟通合理搭配老人的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及环境。帮助老人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长期卧床的老人按时进行口腔清洁,注意老人口腔有无破损或溃疡,积极防治口臭和口腔疾患。

③皮肤护理:定期为老人洗发、洗澡,保持老人皮肤的干净、整洁、无异味。加强大小便失禁老人的会阴护理;长期卧床的老人要勤更换床单被罩,保持床铺的干燥、舒爽,注意观察受压部位血运情况,受压处垫软枕或气垫防止压疮及褥疮的发生,发生压疮的老人积极进行治疗。

④睡眠护理:为老人创造一个安静优雅的休养环境,保持房间内的空气清新、光线舒适,依赖安眠药辅助睡眠的老人要按时服药,观察并记录老人的睡眠情况。

⑤血压异常护理:定期测量老人血压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进行相应处理。

⑥康复锻炼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加强老人的健康教育,告知老人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指导老人进行头面部功能障碍锻炼、上下肢功能障碍锻炼以及躯干部功能障碍锻炼,适当进行力量训练有效减缓老人肌肉萎缩程度,增强骨的弹性和韧性,长期卧床老人护理人员协助进行关节被动运动,积极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加强老人日常活动自理能力的训练,帮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指导便秘老人进行大便功能训练,鼓励老人多饮水,预防便秘,尿失禁患者3~4h排尿一次,训练膀胱功能,建立排尿反射。

1.3观察指标

使用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对失能老人进行评估,分值0~20分,0分为正常,20分为完全失禁,观察两组失能老人腹痛、腹胀、便秘发生率,建立排便反射例数以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评估两组失能老人肠道功能。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生活质量评分和Wexner评分使用(`c±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两组失能老人肠道功能比较

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的观察组失能老人腹痛、腹胀及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失能老人,建立排便反射失能老人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能老人,Wexner评分为(9.51±0.9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失能老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两组失能老人肠道功能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失能老人的数量也随着增多,由于失能老人生活起居不能自理或完全自理,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理及心理上的负担,不仅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3]。

对失能老人采取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帮助老人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有效延缓患者失能的发展[4],满足老人的身心需求,改善老人睡眠质量,提高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康复锻炼还能够增强老人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改善老人胃肠道功能,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技术能够显著改善失能老人的肠道功能,提高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尹双,高丽,张宏晨,等.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在失能老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7):2945-2947.

[2]牟鑫,李明秋,黄海华.失能老人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的相关回归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32):11-13.

[3]陆佩佩,李红玉.失能老人养护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养护康复需求调查[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5):490-493.

[4]楼巍敏,俞维鑫,陈春英.康复护理对社区半失能老人吞咽障碍误吸率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0):84-85.

[5]欧霞,彭爱珍,王洲羿.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现状及护理服务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