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治疗肺大泡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胸腔镜下治疗肺大泡临床护理体会

雷芳芳

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邵阳422400

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下治疗肺大泡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收治的采用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48例以前通过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肺大泡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均通过手术治愈,其胸液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早期肺复张不全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的实施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组织损伤小等的优点,再结合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临床护理

胸腔镜是胸外科的一种手术类型,也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与常规的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符合患者的美容要求,在临床上也逐渐的得到了重视与推广[1]。本文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收治的采用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48例以前通过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肺大泡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收治的采用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在17-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6±3.2)岁,体重37-74千克,病变在肺左侧的26例,右侧19例,双侧3例,首次发病8例,反复发作40例。另选48例以前通过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肺大泡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17-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9±3.4)岁,体重35-70千克,病变在肺左侧的23例,右侧20例,双侧5例,首次发病11例,反复发作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

手术前对存在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使用抗生素与雾化吸入的方式对支气管炎症进行有效控制,解除患者支气管痉挛,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2]。术前应禁止吸烟,这样有利于降低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更好的清除分泌物。另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一部分患者因为对胸腔镜手术缺乏了解从而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不能很好的配合手术与治疗,容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出现[3]。护理人员需要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根据患者具体的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护理策略,获得患者的信任,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胸腔镜手术的实施优势、基本操作方法、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让患者了解这一手术的成功案例,并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消除患者存在的顾虑,增强患者手术的信心,使其在手术治疗中能够更加配合。胸腔镜手术采取的是全身麻醉的方式,单肺轮流通气,对患者单肺功能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手术前需要指导患者进行仰卧位或者坐位深呼吸、腹式呼吸的练习,每10分钟一次,每天需坚持练习2-3次,这样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呼吸肌的强度及通气功能。

1.2.2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之后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24小时之内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避免患者发生缺氧症状[4]。同时需要对血氧饱和度进行持续的监测,每天测量4次体温,在患者腋温在38.5摄氏度以上的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物理降温,对患者鼻导管的用氧效果、伤口敷料是否渗血、渗液等情况进行观察,确保引流管的畅通[5]。手术后还需要注意对患者呼吸道加强护理,手术后,给予患者常规吸氧,确保其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在手术过程中因为对肺部牵拉容易发生肺复张不良的情况,而且有的患者害怕疼痛不排痰,就容易发生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指导其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帮助患者呈坐位,通过扣背的方式让患者咳嗽排痰,确保呼吸道的畅通,同时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促进患者排痰。在患者清醒之后,需要帮助患者呈半卧位,对引流装置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稳固性,水封应低于胸腔切口60厘米的距离,每隔20-40分钟对胸腔引流管进行挤压一次,避免出现堵塞、折叠或扭曲的情况,对水封瓶内水柱的波动变化进行观察,并对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数量进行仔细的记录,注意观察在患者平静呼吸或咳嗽时是否有气体溢出。如果通过听诊,患者的双肺呼吸音基本对称,24小时之内的引流量在50毫升以下,咳嗽的时候没有气体与液体的渗出,胸片检查肺膨胀良好,这种情况下可以为患者拔除引流管。胸腔镜手术之后还需要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预防气胸及肺不张等状况的出现,一旦发现并发症需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3统计学分析

文章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χ²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61±133.4)mL、(168±70.1)小时、(6.9±2.4)天;对照组患者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04±189.3)mL、(278±57.2)小时、(13.4±4.1)天。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结果见下表。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讨论

通过胸腔镜对患者肺大泡进行切除,不会对患者的呼吸肌造成损伤,能够大大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减小对术后患者呼吸及排痰的不良影响,与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相比,其创伤更小、出血少,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优势明显,在肺大泡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通过临床护理干预,患者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胸腔镜下治疗肺大泡优势显著,结合临床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肖.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后持续低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护理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03):105-106.

[2]王金红.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03):211.

[3]刘艺,边立红.经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01):50-51.

[4]魏玉萍.胸腔镜下治疗肺大泡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02):117-119.

[5]黄纪媛,诸运青,陈斯,肖珊.胸腔镜下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54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