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究杨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究杨威

杨威张建军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腰腿痛疾患,发病率在门诊腰腿痛患者的25%,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本病与95%坐骨神经痛及50%的腰腿痛有密切关系,并可引起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在当今医学不断发展的形式下,人们对此病的认识和治疗仍普遍存在误区。虽然名目繁多的治疗方法,目前并没有确定哪种可靠的方法能够治愈本症。本研究采用超微针刀、麦肯基疗法及肌内效贴有机地结合治疗腰椎间突出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9月—2016年8月本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职业、突出位置、病程、主要症状以及体征,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高(如喷嚏、咳嗽)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⑥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

1.3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年龄在18~67岁;(3)临床资料完整;(4)病员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未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1.4病例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2)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肝肾严重损伤者;(3)合并严重的精神疾病者;(4)并发严重的感染者;(5)脊柱炎性病变,如结核、类风湿、强制性脊柱炎等;(6)脊柱各部位骨折及肿瘤病变:(7)不能坚持完成疗程者。

1.5治疗方法

1.5.1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超微针刀、麦肯基疗法及肌内效贴有机地结合治疗。①超微针刀:每三日一次,在Ll一2、L5-S1棘突及腰骶三角区区域内寻找筋节点,刀口线与身体纵轴平行,进刀0.4~1cm,呈扇形切割2~3刀,当感觉到指下的痉挛结节缓解或消除时出刀,用干棉球按压针眼1min即可。

②麦肯基疗法:(1)患者俯卧位,头转向一侧,双上肢置于体侧。患者全身放松,静止5~10分钟。(2)患者从俯卧位开始,用双肘和前臂支撑将上半身抬起,骨盆和大腿不离开床面,维持5~10分钟。(3)患者站立位,双足分开约30公分,双手支撑腰部,手指朝后。尽量向后弯曲躯干,用双手作为支点,达到最大伸展范围后回复至起始位,动作重复10次。日常坐位或仰卧位休息时腰椎加5~7cm厚腰垫,尽量避免弯腰,保持腰背直立。

③肌内效贴:每三日更换一次,(1)裁剪4条3格贴布。(2)将锚点固定在痛点处,贴布向左右两边顺贴。(3)锚点皆固定于痛点,贴布由纵向、横向、两斜边顺向贴去。(4)4条Ⅰ型贴布交会于痛点处。

1.5.2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骨盆牵

引等常规保守治疗。

1.6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临床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标准对治疗效果观察和比较。①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腰腿功能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腰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③好转: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一定的减轻。④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1.7统计学方法

所得的实验数据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得出结果。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与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M-JOA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后M-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致病机制主要包括如下三种说法:物理压迫、化学刺激以及免疫学反应等,由于腰椎间盘受到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及后伸等活动,极易导致腰椎间盘发生挤压以及磨损等,特别是下腰部的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就会流出大量的糖蛋白、蛋白质以及组织胺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去神经束化学屏障的神经根产生非常强烈的刺激性作用,产生化学性神经根炎症,从而造成神经根充血水肿,引发炎性反应的发生,从而对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产生直接的影响,发生剧烈的神经疼痛,解决本症的关键就是缓解腰背部肌肉痉挛,减轻神经根无菌性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出现粘连。超微针刀结合了解剖学结构和力学平衡原理,以调整肌肉的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通过切割肌肉劳损处的浅筋膜,达到松节病变肌群痉挛状态,产生信息调节和热能来恢复局部的生物力学、物理及生物化学三方面平衡的目的。从而起到治疗作用。麦肯基疗法不仅改善了腰椎的活动度,而且增加的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强了脊柱的稳定性,维持了脊柱的动态平衡,还可以预防腰腿痛的复发。肌内效贴可以腰部肌肉的紧张度,减轻腰部的疲劳状态和增加腰椎活动范围。

综上所述,超微针刀、麦肯基疗法及肌内效贴有机地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应互补,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局部水肿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杨永晖,朱俊琛,刘德春.硬膜外注射、PCEA、大推拿联合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04):34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