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韧带一期修复手术对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三角韧带一期修复手术对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的疗效

颜祥林

新邵县中医医院湖南邵阳422900

摘要:目的:评估三角韧带一期修复手术对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入本院治疗的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应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三角韧带铆钉修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Mazur评分比治疗前高,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1%;患者平均愈合时间(12.56±0.33)周。结论:三角韧带一期修复手术对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的疗效较好,应推广采纳。

关键词:三角韧带;踝关节骨折;手术;疗效

与髋关节、膝关节相比,踝关节关节面较小,但是有较大的活动量和负重量,容易发生骨折[1]。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除开踝关节开放性骨折、Pilon骨折,根据Lauge-Hanse分型,旋后-外旋骨折是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中占比较高的骨折类型,占比约为64%,其中,IV度损伤是旋后-外旋骨折常见类型,占比约为85.90%[2]。对此,本文现对发生率较高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并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入本院治疗的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情况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入本院治疗的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所有患者表现为踝关节肿胀,内踝尖下方压痛,按压凹陷、空虚感;患者进行踝关节X线、CT检查,显示外、后踝骨折,踝关节内侧间隙宽度显著增大,MRI检查显示三角韧带撕裂。26例患者中,男患者15例,女患者11例,年龄范围为20岁至65岁,平均年龄(40.22±9.31)岁。致伤原因:3例重物砸伤,11例高处坠落,10例交通事故,2例运动致伤。2例外踝合并后踝骨折,10例内外踝骨折,14例外踝骨折。

1.2方法

予以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患者仰卧,用气压电动止血带,在患者踝关节内侧行一弧形切口,将三角韧带浅层显露出来,可见三角韧带浅层撕裂。将胫后肌腱鞘切开,向后方拉胫后肌腱,将踝关节外翻,对嵌入关节间隙的软组织、韧带进行清理,对三角韧带深层进行探查,可见2例患者三角韧带深层体部撕裂,7例从距骨内侧面撕裂,17例从内踝尖部撕裂。重建起点时将带线铆钉拧入内踝处,重建止点时将带线铆钉拧入距骨处,用缝线缝合尾部,暂时不打结。对外踝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在腓骨后外侧行一切口,在腓骨短肌腱前缘将外踝骨折显露出来,维持腓骨干、外踝轴线相交10°~15°,复位满意后则采用钢板螺钉固定妥当。对外内踝骨折患者,先复位固定外踝,之后进行内踝骨折块复位,用空心拉力螺钉进行内踝骨折内固定,进钉方向与矢状面呈45°作用夹角,后倾30°。对于外踝合并后踝骨折患者,复位固定外踝时通常已经间接复位,如果复位不满意,则背伸踝关节,对复位后踝骨折进行推压,在X线透视下从前向后用空心加压螺钉以垂直骨折面的角度进行内固定,将踝关节适当内翻,将三角韧带深层铆钉缝线收紧并打结。对三角韧带浅层、关节囊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手术后用石膏托固定1个月,拆除石膏后,先进行非负重踝关节功能训练,之后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渐进行负重练习。

1.3观察指标

术后对患者随访,随访1年,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Mazur评分系统对患者踝关节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踝关节活动范围、踝关节功能、疼痛等,分为4个等级,评分超过92分为即为优,评分87~92分即为良,评分65~86分即为可,评分低于65分即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组间采用率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Mazur评分

治疗后患者Mazur评分比治疗前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治疗前后Mazur评分比较(分)

2.2关节功能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

26例患者踝关节功能分布情况:18例优、6例良、2例可、0例差,优良率为92.31%。患者骨折愈合时间12~15周,平均愈合时间(12.56±0.33)周。

3讨论

踝关节骨折分型有AO分型、Danis分型、Lauge-Hansen分型,Lauge-Hansen分型是根据受伤机制来分型,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3]。本次研究中,治疗后患者Mazur评分比治疗前高,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1%,说明三角韧带一期修复手术对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的效果较好。三角韧带是保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主要是对距骨外翻倾斜以及距骨向前侧、外侧的移位进行限制。踝关节过度旋前以及旋转运动是导致三角韧带受损的主要原因,且多数踝关节旋后外旋IV度骨折患者均伴有三角韧带撕裂。若不修复三角韧带,则三角韧带瘢痕愈合后韧带松弛,距骨发生外移,胫距关节接触面降低,会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因此,需要积极修复撕裂韧带。针对患者受伤实际情况,可先缝合撕裂韧带,之后再进行复位固定,以确保骨折复位满意。根据患者骨折位置,采用先后不同的复位顺序,主要是先复位外踝,之后复位内踝,最后复位后踝,以保证手术效果。内踝骨折部位、大小是影响内踝稳定性恢复的重要因素,有学者指出,如果骨折块宽度超过2.8cm,三角韧带深层附着在骨折块上,则固定骨折块有利于踝关节稳定性恢复;如果骨折块宽度低于1.7cm,则固定骨块并不能提高关节稳定性;如果在二者之间,则固定后需要进行外旋位检查来确定关节是否稳定。处理外踝骨折时,应尽可能地获得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如果后踝骨折块移位超过2mm,累及关节1/4以上,则应用复位固定术进行治疗。踝关节骨折复位和韧带的解剖关系的恢复是保证踝关节稳定的重点,需要积极进行撕裂三角韧带的修复,保证骨折复位满意,从而保证治疗效果。总之,三角韧带一期修复手术对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的疗效较好,应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1]朱光宏,吴翔,卜光昌等.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行三角韧带一期修复手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6):937-939.

[2]汤俊君,吴克俭,张建等.不同方式修复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初步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6):470-475.

[3]赵萌,邹剑,曹学伟等.一期修复三角韧带手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的疗效分析[J].骨科,2015,22(4):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