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张梅芳

湖南省脑科医院消化内科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是否可提高消化内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在2016.06.01日-2017.05.31日期间对15名消化内科护士实施分层管理,对比管理前后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分层管理后护士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得分(89.69±1.13分)、病房管理质量得分(92.13±1.05分)、安全管理质量得分(91.58±1.31分)、心理护理质量得分(90.56±0.25分)、护理操作技能得分(93.31±1.18分)以及患者满意度(98.00%)都比该方案实施前要高(p<0.05)。结论:分层管理方案是提高消化内科护士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士分层管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医疗质量的提升,护理是医疗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保证治疗方案预期疗效实现的同时,还可在饮食、生活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指导。消化内科属于比较大的科室之一,每日就诊的患者人数较多,护士的工作量相对较大,若未合理利用人力、医疗资源,极可能出现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1],因此要对护士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本文旨在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科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情况,以15名消化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在本院消化内科工作的护士当中选取15名(都为女性)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5名护士在消化内科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一年,持有专业资格证书,将在本科实习、属于外来进修的护士以及轮转护士、存在不良史(受到过投诉等)的护士排除。15名护士最大年龄为42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31.45±5.17)岁。工作年限最长者21年,最短者2年,平均(10.12±5.10)年。学历划分:10名本科,5名大专。

1.2方法

本科于2016.06.01日到2017.05.31日对15名护士采取分层管理。方法如下:结合科室特征,根据护士工作年限、职称、日常表现等多种因素划分成五个层级:

第1级——能够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年限较短的护士;

第2级(初级责任护士)——持有职业证书,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沟通能力良好,熟知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技巧及抢救流程,可单独值班;

第3级(高级责任护士)——护龄超过五年,职称在护师以上,专业护理技能熟练,熟知重症患者抢救方法、病情评估标准,能够详细应对患者的咨询,应急能力较好;

第4级(责任组长)——护龄超过十年,职称在主管护师之上,综合能力较高,能够解决下级护士提出的各种问题,拥有科研成果,具备管理经验、教学经验;

第5级(专科护士)——工龄超过八年,职称为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以及主管护师,拥有特异性的专长,负责院内的会诊工作,和护士长一同参与日常的病房管理等工作。

第1级-第5级护士按层级进行管理,上级护士负责监督下级护士的日常工作,具体工作安排需结合科室特点制定,例如第1级护士主要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第2级护士负责普通患者的全面护理,第3级护士对危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第4级护士负责总结及点评前日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第5级护士对其他四级护士进行全面性的监督指导。

1.3观察指标

在分层管理方案实施前后检测15名护士的护理质量,可反映护理质量的指标包括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病房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心理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技能等,均采取百分制的评定方法。

在两阶段分别选取消化内科患者100例,调查其满意度,所有患者无严重的脏器疾病、精神疾病,可正常沟通。满意度的调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分为十分满意(81-10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0-59分)。满意度=(100.00%-不满意概率)。

1.4统计学处理

用(`x±s)的形式表示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得分(计量资料),并用t值检验;用“%”的形式表示患者满意度(计数资料),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对比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护理质量

如表1数据可知,在分层管理方案实施后,15名护士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得分都高于之前,p值小于0.05。

表1:15名护士护理质量指标得分情况(`x±s,分)

注:数据前后相比(p<0.05)。

2.2患者满意度

如表2数据所示,分层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98.00%)显然高于之前,p值<0.05。

表2:分层管理前后的患者满意度[n(%)]

注:数据前后相比(p<0.05)。

3讨论

各种护理管理方案的最终目标都一致,即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分层管理方案的实施过程是按照每名护士的工作能力、护龄、职称等因素进行分级[2],分级后采取层级管理,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3],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士分层管理可使科室的管理力度增强,以往科室护士无论是学历、职称、能力相同与否,都承担着相同的工作内容及任务[4],无法发挥各护士的特长,而护士分层管理结合了护士的专业性特长,将其充分发挥在日常护理工作当中,进而获得荣誉感,能够提高工作的积极性[5]。不仅如此,分层管理可促进各护士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上级人员对下级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可查漏补缺[6],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是反映医院医疗氛围的关键性指标,分层管理实施后,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性的管理,可使患者的安全感增强,一一对应的管理模式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患关系。

本研究显示,15名护士在分层管理方案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得分以及两阶段的患者满意度都高于方案实施前,p值小于0.05。

由此可知,在消化内科护士管理中采取分层管理方案可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谢颖硕,尹莉,李莉等.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9):176-177.

[2]王琴凤.临床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与价值研究[J].上海医药,2016,37(24):12-14.

[3]杨维琼.护士分层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23-24.

[4]许平平,冯碧芸,赵瑞雪.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3):98-99.

[5]刘明霞.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1):122-123.

[6]宋福莲,黄和蓉,殷莉.浅析护士分层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作用[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