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社区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脑卒中患者的社区管理

卢斌

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0001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管理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管理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管理组患者给予社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功能康复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管理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常规组(11.67%),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可显著改善各项功能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社区管理

脑卒中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或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而引起脑组织发生损伤的一组疾病[1]。脑卒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有效的早期治疗与康复训练管理对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管理的疗效。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中心管理的12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管理组,每组60例,常规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20例,年龄为54-86岁,平均(70.01±4.21)岁;管理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22例,年龄为53-85岁,平均(70.11±4.03)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对患者的基本语言进行基础训练、同时给予饮食建议、健康知识、运动训练等[2]。管理组患者采用社区分级康复管理模式,具体方法为:①一级康复指导:中心相关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宣传健知识,同时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法、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意义以及重要性。在一级康复指导阶段,对患者的基本语言、身体功能进行训练,训练时康复师态度要温和、有耐心。一级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连续3个月为最佳。②二级康复指导:首先,应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生活特征、治疗方法、康复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延续上级医院的康复训练流程,但同时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变化做出相应改变。应与患者家属做好配合工作,使患者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陪伴与关心,使其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二级康复每周3-4次即可,每次30-40分,连续2个月为最佳[3]。③三级康复指导:三级康复指导需要专业指导师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工作。指导师应对患者的家庭背景、家庭人员性格特点、具体生活模式进行详细了解,根据患者具体家庭情况与患者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异常情绪。康复师应向患者家属讲述具体康复知识,使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各项身体功能训练工作。三级康复训练每周4-5次即可,每次40分钟,连续3个月最佳。

1.3观察指标

管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功能康复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疗效判定标准

各项功能康复判定标准:以Fugl-Meyer为判定标准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分值为0至14分,评分越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越严重;以改良Barthel指数为判定标准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分值0-10分,分数越低患者生活能力越低;以NIHSS评分为判定标准对患者伸进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分值0-10分,分数越高患者伸进功能缺损越严重。

并发症发生率判定标准:脑卒中患者治疗后会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患肢压红、便秘等四项。

1.5统计学分析示

采用软件SPSS19.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表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

管理组患者各项功能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社区康复训练管理将医院、社区、家庭三者之间联合起来,更全方位的对患者康复训练进行指导、协助工作,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5]。医院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特点制定合理健康的康复训练指导计划、并与患者所在社区卫生机构相配合,根据患者病情发展适宜的对训练工作进行更改,康复师通过了解患者具体家庭情况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交流,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社区管理模式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管理组患者各项功能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管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小于常规组(11.67%),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社区管理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玲.社区分级康复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101-102.

[2]马桂芬,陈翠萍,杨春琴.社区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5):1768-1769.

[3]林莉莉,饶婷,林正坤.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管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2):1296-1297.

[4]张倞,范方惠.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5):6-7.

[5]高春华,黄晓琳,黄杰.自我管理对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8):78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