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治疗与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常规治疗与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欧东燕

新疆焉耆县人民医院新疆焉耆8414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常规治疗与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某医院口腔内科内部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3%,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8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均显著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口腔疾病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其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因而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口腔内科;常规治疗;手术治疗

口腔内科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其主要包括牙周炎、牙齿发育不良以及牙周疾病等。随着口腔内科疾病患者比例的逐年增加,人们开始关注牙齿的健康和保护。对于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因此,本研究于某医院口腔内科内部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治疗与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以为临床治疗口腔内科疾病提供借鉴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某医院口腔内科内部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范围7岁~56岁,平均年龄(33.42±5.37)。疾病类型:龋齿患者13例,牙周病患者11例,牙髓病患者9例,根尖周病患者6例,其他患者3例。常规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为6岁~57岁,平均年龄(34.35±5.25)。疾病类型:龋齿患者14例,牙周病患者12例,牙髓病患者8例,根尖周病患者6例,其他患者2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常规性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依据患者不同疾病类型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进行。其中,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填充术、牙周刮治、牙龈切除术、翻瓣术、根管治疗术、干髓术以及去髓术等。对于龋齿患者采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是填充术。对于牙周病患者,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以牙周刮治、牙龈切除术以及翻瓣术为主。对于牙髓患者,采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干髓术、去髓术。对于根尖周病,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以根管治疗术为主。对于其他患者,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针对性治疗。

1.3观察指标

选取本院自制治疗效果评价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①显效:口腔功能完全正常,且原有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口腔功能基本正常,且原有症状基本有所改善;③无效:口腔症状没有改善,且存在加重的趋势。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同时,本研究分析了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并用(x2)进行校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比较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3%,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8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疼痛和术后复发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得到很大的改善,且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读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人数为2人,占比4.76%,常规组患者的术后复发人数为9例,占比为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口腔内科疾病患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伴随着生活水平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于口腔内科疾病的重视度也逐渐增强。常规性治疗方式,其效果并不显著。另外,这种治疗方式对于儿童以及老人而言,其不仅治疗周期长且需要注意的事项也较多。而手术治疗恰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治疗时间短、治疗彻底等。为进一步证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了某医院口腔内科内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治疗与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

通过本文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3%,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8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得到很大的改善,且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人数为2人,占比4.76%,常规组患者的术后复发人数为9例,占比为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于口腔疾病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其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因而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郭翔宇,张超辉.对比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和常规治疗的疗效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3):143-144.

[2]王银平.常规治疗与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特别健康,2017,21(20):12-14.

[3]彭伟.对比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和常规治疗的疗效探究[J].心理医生,2017,23(5):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