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护理体会李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护理体会李进

李进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天津宝坻3018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护理体会。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90例急性心梗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进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应用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急性心梗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介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心梗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介入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焦虑症状,减轻生理应激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配合度和满意度。

关键词: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梗;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且常见的疾病。它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起病急,病情严重,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临床及时有效桡动脉治疗情况下,给予有效护理措施非常关键,可使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1]。本研究分析了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90例急性心梗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按照信封法分组,实验组男性、女性分别是33和12例。年龄45-78岁,平均(56.21±2.13)岁。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是32和13例。年龄42-79岁,平均(56.26±2.12)岁。;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应用系统护理。第一,心理护理。急性心梗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烦躁情绪,在急性心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亲切语言与患者沟通,积极关心患者,使其建立治疗的信心。第二,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协助急性心梗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盐类和脂肪摄入,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营养均衡,饮食以低热量半流质食物为主。第三,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加大对急性心肌梗死知识的宣传教育,告知患者疾病发病知识、治疗方法等,介绍经皮桡动脉穿刺优势和特点,说明配合要点,并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第四,术中护理。术中患者因紧张,恐惧等可降低血压,需要监测心率、血压等,并及时给予补液和处理,及时汇报医生异常情况,备好除颤器。第五,术后护理。术后对疼痛的患者需要明确疼痛的性质和位置,并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嘱咐患者避免紧张,遵医给予一定的止痛药肌注。为预防造影剂过敏,术前需要给予苯海拉明和地塞米松注射,提醒医生控制造影剂使用量。并及时将患者口腔分泌物清除,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术后为预防桡动脉痉挛,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烦躁和焦虑,避免过度暴露皮肤。在穿刺成功之后,200ug硝酸甘油抗痉挛,然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每小时减压一次,6小时撤除。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急性心梗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100分最高分,分值和依从性为正比);护理前后患者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介入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统计计量以及计数数据,并分别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相比较

实验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44(97.78)高于对照组36(80.00),P<0.05。2.2护理前后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相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护理前后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相比较(`x±s)

2.3两组急性心梗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相比较

实验组急性心梗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97.21±1.55分、5.56±1.21d优于对照组84.45±2.21分、7.41±3.07d,P<0.05。

2.4两组介入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

实验组介入并发症发生率2(4.44)低于对照组10(22.22),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及时打开梗死相关动脉可以更多地保护存活的心肌,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显着减少梗死面积,有效降低死亡率。通过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2-3]。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在临床及时有效措施的前提下,应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干预,对于尽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作用。因此,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中要求导管室内的护士必须具备一定的应急响应能力,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快速反应和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4-5]。

本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应用系统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心梗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介入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系统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焦虑症状,减轻生理应激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配合度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英,张园萍.经皮桡动脉穿刺腔内介入治疗冠心病人性化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9):98-100.

[2]王丽丽,王克军.经皮桡动脉穿刺性介入治疗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7):195.

[3]陈丽娜.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方案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疗效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4]孙慧,倪亮亮.经皮桡动脉穿刺腔内介入治疗冠心病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2):34+37.

[5]回振宇.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