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临床研究

吴友军

湖南省常宁市中医院湖南常宁421500

摘要:目的: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疗效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观察组治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症状减轻;观察组患者病情痊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的治疗方法能增强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缓解临床症状。

关键词:平衡针;经络辨证选穴;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最高,占比超过一半以上,而神经根颈椎病臂痛是临床常见症状,造成患者手臂、肩膀等位置出现严重的痛感,更是直接导致患者正常活动能力受损,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增强,但仍然无法满足患者需求,而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的治疗方法的应用则有助于疗效的提升[2]。基于这一情况,本次研究中选取100例神经根颈椎病肩臂痛患者为例,围绕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知情同意后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9岁~67岁,平均年龄(41.36±3.02)岁;病程20d~6个月,平均病程(2.12±0.25)月。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7岁~68岁,平均年龄(43.14±3.44)岁;病程20d~7个月,平均病程(3.65±1.78)年。经检查确认,全部患者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出现有肩臂痛症状,排除骨质疏松、骨结核的可能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其中痹阻型使用中药方剂桂枝加附子汤;气滞血瘀型用药药用血府逐瘀汤;肝肾亏虚型用药黄芪桂枝五物汤,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遵学医嘱进行适当调整。

观察组采用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治疗方法。(1)中医辨证归经:患者坐位,于肩部、颈部附近顺经络查找疼痛、麻木等不适位置,其中阳性反应属于何经病变;小指麻木、后颈部疼痛为小肠经;中指麻木,颈侧疼痛为大肠经;后颈部放射性疼痛为肺经。(2)取穴。平衡针取穴两侧颈痛穴,位于第四、五掌骨间;经络辨证取穴,小指麻木取通里穴;颈侧疼痛、中指麻木取外关穴;颈侧疼痛、拇指麻木取合谷穴;后颈部放射疼痛取尺泽穴等。(3)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治疗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针刺颈痛穴,平刺,滞针法,捻转后出现滞针现象。针刺入肩痛穴,提插方法,出现触电针感,尺泽穴、合谷穴扥快速进针,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出针时应注意针与纤维完全松开。治疗时间为1次/d,10d一个疗程。

1.3疗效判定

(1)显效:患者肩臂痛症状痊愈,正常活动能力恢复。(2)有效:患者肩臂痛症状好转,病情得到控制,正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3)无效:患者肩部痛无显著缓解,病情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

1.4观察指标

(1)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作为标准,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范围0~10分,分数与患者疼痛程度正比,分数越高,疼痛越显著[3]。(2)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观察组治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颈椎病是对颈椎关节炎、颈椎间盘脱出症、增生性颈椎炎以及神经神经根综合征的统一称呼,属于退行性的病理改变[4]。其中神经根颈椎病的发病率最高,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过大,越来愈多的人颈椎长期处于劳损状态下,颈椎病或其他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频发[5]。神经根颈椎病患者发病后,将会对患者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患者肩膀、颈椎、手臂等位置出现剧烈疼痛,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进一步加剧,则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吞咽功能障碍、胸部疼痛、眩晕以及下肢行走障碍等严重症状,正常生活受到影响[6]。目前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水平不断进步,牵引、中药材、按摩等方法都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感,但是这些治疗方法疗效发挥作用时间较为缓慢,治疗效果无法达到患者预期,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治疗效果[7]。

平衡针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特征,进针速度快,针感获得快,具有较强的即时效应,在本次治疗中使用双侧取穴的方法,留针后能够加强对患处的刺激,从而加强治疗效果[8]。同时采用了经络选穴的方法,其中肩痛穴处、颈痛穴属于靶穴外周神经,经由传导通路能够向中枢神经传递信息,进而对失调子系统、颈椎病变位置进行调整,使失调的机体逐渐恢复正常,病变部位进行自我修复后快速恢复健康状态,因此其对疾病的作用时间更为迅速,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远远超过对照组,且观察组内以显效治疗的占比最高,而对照组内则是以有效治疗的占比最高,可以看出观察组治疗效果的质量更高,效果更强。同时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病情痊愈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反应出观察组治疗方法作用机制效率更高,能够快速对颈椎病变部位产生治疗效果。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患者均承受严重的肩臂痛,治疗结束后这一状况得到好转,两组分数均有所下降,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分数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较为轻微,显示出观察组治疗方法对止痛的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在神经根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选用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降低肩臂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因此由积极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韦英成,董彤,吴肖梅等.颈椎复合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1):1053-1054.

[2]李艳,吴耀持,范兴良等.基于腋神经分布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02):135-138.

[3]贺敏,吕武宾,姜兴鹏.天灸联合中药治疗风寒湿痹证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6):119-120.

[4]唐可,管昆,金立昆等.C_(4—7)颈椎节段针刀闭合术治疗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主的肩臂痛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5):2772-2774.

[5]杜明超,郭圣元,田刚.“四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4):3-5.

[6]张军.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6,31(19):2833-2835.

[7]朱立国,段国平,魏戌等.神经根型颈椎病麻木症状的临床研究概述[J].颈腰痛杂志,2015,36(0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