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中药变质的因素及常见养护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引起中药变质的因素及常见养护方法

冯佳俊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天津300300

摘要:中药是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种类较多,而且成分复杂,保存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对某些药物选用的储存方式不当,则中药材易发生虫蛀和霉变等多种变质情况发生。中药材是否发生变质与自身因素和存放环境有直接联系,所以中药房在中药存储过程中,要进行恰当防护,确保中药安全,减少中药损耗。

关键词:中药材;变质因素;养护方法

中药材在中医中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药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如果没有在特定温度、湿度下进行保存,很容易发生变质,而且当患者服用已经发生变质的药物后,极易出现生命危险[1]。所以在中药材储存过程中,要保证中药材质量安全,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

1中药变质原因

1.1内在因素

1.1.1自身化学成分

中药种类繁多,其中含有淀粉、糖分、脂肪等有机物,而这些有机物也是导致中药材发生变质的主要原因。如杏仁中富含丰富脂肪,容易造成油脂外泄。

1.1.2含水量

任何中药材均含有一定水分,而含水量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按照收集数据发现,中药材中含水量一般在10-15%之中,若药材含水量本身较高,药材中很容易发生氧化、酶促等多种反应[2]。例如黄岑中富含一种黄岑水解酶,如果黄岑中含有较高水分,在酶的作用下会将黄岑苷水解成黄岑素,而黄岑素会进一步氧化,转化成一种鲜绿色的汉黄岑素,进而转化成“绿岑”。

1.1.3中药本身含有较多微生物

中药由于来自于自然界,所以本身携带有大量微生物,如果不能对中药材进行合理处理,会导致中药材携带有虫卵,当温度、氧气等条件合格后,微生物会大量繁殖,侵蚀中药中的营养物质,导致中药发生变质。

1.2外在因素

1.2.1温度

温度同样是引发中药发生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来说,最适合储存中药的温度是15-20℃,如果超过这个温度,中药材中水分会大量减少,导致富含脂肪的中药大量泛油。像动物类和树脂类中药,过高温度会使其变软、融化或者粘连。而且霉菌一般较为适合的生长温度在20-35℃,如果处于这一范围中,霉菌会大量出现,引发中药变质。如果保存温度过低,则会影响中药材细胞活性,否则会造成中药材细胞壁损坏[3]。

1.2.2湿度

在中药材的保存中,湿度控制也是必要因素。中药材中含水量与空气湿度有明显联系,而且药材中大都含有较多亲水分子,对于水蒸气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当空气中水分减少,含结晶水的中药质量十分重要。而相对湿度根据要求需要控制在45-75%间。

1.2.3空气

氧化反应是导致中药材出现变质的主要反应,同时也是大部分微生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当中药材中含有黄酮类色素时,会和空气发生反应导致变色。所以在中药储存过程中,要避免与空气接触较长时间。

1.2.4日光

日光中含有大量紫外线,会导致中药材表面温度升高,加速氧化反应,加快中药材药效挥发,严重降低药效。

2中药保养

2.1干燥保养法

干燥能有效降低中药材中水分,同时还能杀灭中药材内外的虫卵。目前实用度比较高的两种方法是晾晒法和烘干法。烘干法最高温度不会超过80℃,而芳香类药物温度则不会超过50℃,某些在高温下会发生反应或者不稳定的药物则可以通过晾晒进行干燥[4]。随着科技不断进行,微波干燥、红外线干燥逐渐成为主流。

2.2低温保养法

温度对中药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温度升高,生物酶活性会大大增加,相反,生物酶活性会大大降低。同时,微生物活性也会随着温度上升而被激活,使药材变质加速。传统的低温养护一般会使用地窖,将药材置于地窖当中,直接阻隔阳光,并且地窖整体温度较低,有利于减缓中药材变质速度。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会使用机械制冷设备产生冷气,而且一般会将温度控制在2-10℃。

2.3化学养护法

传统养护法一般是使用硫磺、磷化铝、环氧乙烷等进行化学试剂熏蒸,可达到防霉目的,但由于可能会残留化学试剂,故而该方法使用频率较低。

2.4气调养疗法

该方法主要将中药材放在密闭环境中,进而调整空气组成,抽取其中氧气,利用CO2代替氧气,使中药材保存在一个低氧环境中。这样可以进一步抑制中药材呼吸作用,延缓陈化程度,而且低氧环境能抑制微生物生长。

2.5对抗养护法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中药材的共同储存,可以起到抑制中药材发霉和虫蛀。例如藏红花和冬虫夏草放在一起,能够防止霉变和虫蛀;在鹿茸旁放上细辛和花椒能保证鹿茸不被虫蛀;让牡丹皮与山药和泽泻一同贮存,可以防止山药、泽泻被虫蛀,同时,也可以让丹皮不变色。对抗养护法还可以对带有芳香类的药起到保护作用,不仅能起到显著防霉防虫效果,还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对药材本身和人体也不会造成威胁,在贵细中药保护中起到中药保护作用[5]。

3小结

综上所述,中药本身成分较为复杂,含有较多化学物质,因为化学物质的异同,导致中药对储存环境的需求发生改变,也是该现象导致中药容易发生变质,导致其药效下降,甚至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证。所有中药在入库前都会进行中药材质量检查,避免在中药中混入其他已经发生变质的中药材。对于本身性质差别较大的中药,要结合中药本身进行考虑可能发生变质的因素。中药房一般会保持25℃以下,通风、阴凉和干燥的地方,而且中药房工作人员要保持较高责任感对中药材做到科学合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杨世红.影响中草药储存及养护的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6):270-271.

[2]王丽,曾白林,黄萍等.药房中药饮片流通中风险因素的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6):138-140.

[3]应光耀,赵雪,王金璐等.“药对”技术在中药材防霉养护中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5):2768-2773.

[4]刘平.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3):32-33.

[5]郝育秋.影响中药贮存质量的因素[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