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引流方法改进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引流方法改进和护理

王洪艳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54002

摘要:目的: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回流方法和护理的归纳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回流方法和护理的归纳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在术后5d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2例,均为肥胖患者,1例经穿刺抽吸后而治愈;1例经过重新放置引流管于10d后痊愈;全组病例无皮瓣坏死。结论皮下积液较易于发生在肥胖病例中,原因可能是肥胖患者腋窝清扫后残腔较大,因此,针对肥胖病例尤其应该加强引流及创面的观察。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肺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Objective:Tosummarizeandanalyzethemethodsandnursingofsubcutaneousfluidbackflowafterbreastcanceroperation.Methods:50casesofpatientstreatedinourhospitalinOctober2015,-2016andOctober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andthemethodsandnursingofthesubcutaneouseffusionafterbreastcancersurgeryweresummarizedandanalyzed.Results:inthisgroup,2casesofsubcutaneouseffusionappearedafter5dafteroperation,allofthemwereobese,1caseswerecuredafteraspiration,1caseswerecuredafter10d,andthewholegrouphadnoskinflapnecrosis.Conclusionsubcutaneouseffusioniseasytooccurinobesitycases,whichmaybeduetothelargeresidualcavityoftheobesepatientsaftertheaxillarydissection.Therefore,theobservationofdrainageandwoundshouldbestrengthenedespeciallyforobesitycases.

[keyword]acutepulmonaryembolism;electrocardiogram;pulmonaryangiography;diagnosticvalue

乳腺癌根治术中的皮下积液是常见的并发症,他的延续可导致病程的延长,影响术后康复,而且延误患者的后续治疗。2015年l0月-2016年l0月期间,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有50例患者,在传统引流的基础上,改进了引流方法,加强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5岁。其中肥胖2例,60岁以上3例,国际TNM分期:I期32例,Ⅱ期12例,Ⅲ期6例。手术方式选择:乳腺癌根治术34例,改良根治术16例,发生积液2例,积液为血液和淋巴液。

1.2方法

1.2.150例患者均在术中放置自制的引流管(输血用的输血器),在皮瓣上下端各放置1根的18例,在皮瓣上端放置1根的32例。

1.2.2患者在术后用纱布敷料覆盖手术切口,不作加压包扎。

1.2.3引流管外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我院普外科采用自制的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其制作方法是在无菌溶液瓶中注满100℃的沸水,然后快速将瓶中的热水倒出,迅速盖上橡皮塞,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冷却后瓶内形成负压。经过测试,压力达到25.7~36.8mmHg。

1.2.4术后5~7d进行患侧肩部功能锻炼。

2结果

本组病例,在术后5d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2例,均为肥胖患者,1例经穿刺抽吸后而治愈;1例经过重新放置引流管于10d后痊愈;全组病例无皮瓣坏死。

3讨论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逐渐年轻化。尽管乳腺癌的外科治疗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乳腺癌根治术仍旧作为大部分患者的首选的外科治疗方式。乳腺癌根治术创伤面积大,即使创面得到彻底止血,由于皮下脂肪及淋巴管丰富,创面的渗血、上肢淋巴液回流不畅、皮下毛细血管外压力降低等因素,使得术后皮下积液成了最常见的并发症[1]。金忱和丁立报道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高达14.5%-59.5%[2,3],章阳等[3]报道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4.6%-40.6%[4]。皮下积液影响切口愈合,易致皮瓣坏死,并影响术后放、化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从而不能达到最佳综合治疗效果。

经临床观察,术后采用传统的创面加压包扎方式,如果包扎过紧不仅呼吸受阻,不但不能达到引流效果,还可能导致皮瓣的血循环不良,创面发生感染,皮瓣发生坏死。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传统引流方法导致绝大部分患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从而导致病程延长,后续治疗无法及时跟上。

我院普外科在传统引流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新的引流方式。不需要对创面进行加压包扎,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呼吸运动,同时有利于皮瓣血液循环及患侧上肢血液、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通过检测发现,普通引流,没有负压,效果不佳;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压力达到44.1mmHg,容易发生引流管堵塞,反而效果不好。这种自制的负压引流瓶,负压25.7-36.8mmHg,大小适宜,能进行持续性低负压吸引;而且便于观察:如引流管处于吸瘪状态,表示瓶内有充足的负压,反之,则负压不足,应及时更换引流瓶,作持续吸引。本组病例中,患者术后1-2d引流量70-95ml,以后逐日减少,当引流量小于10-15ml时,拔除引流管。改进后的方法,其负压吸引瓶,体积小便于携带,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本组病例皮下积液仅发生2例,经处理,痊愈,而且全组病例切口完全愈合,没有发生皮瓣坏死,临床疗效满意。

另外我们在护理此类患者时,因为改进了引流方式,所以强调早期活动。术后第1天,手部及前臂开始活动,在术后第5天左右,开始肩部活动,临床观察到,与传统引流相比,引流量没有增加。如肩部活动过早,会造成淋巴漏加重,如果活动过晚,术后患肢肿胀持续时间较长。如果在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一般量较少,如果量低于30ml者,可用注射器穿刺抽吸并局部加压包扎,每2-3天抽吸1次,一般抽吸2-3次即可治愈。对积液多于50ml或经数次穿刺未愈者,采用安放引流管进行引流,一般10d左右引流量逐渐减少,少于15ml,拔掉引流管,均能自行愈合。临床观察到,皮下积液较易于发生在肥胖病例中,原因可能是肥胖患者腋窝清扫后残腔较大,因此,针对肥胖病例尤其应该加强引流及创面的观察。

参考文献:

[1]杨裕志,朱俊,王伦保.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体会[J].临床医学实践,2005,5(9):688-689.

[2]金忱.在乳癌水平I和Ⅱ腋窝清扫的并发症[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0,27(1):46.

[3]丁立.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J].实用外科杂志,1984,4(4):181-182.

[4]章阳,姚玉民.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术中措施[J].医师进修杂志,200l,2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