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药包推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3

针刺结合药包推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龙海鹏李伟灵冯德勇宋春华

龙海鹏李伟灵冯德勇宋春华

湖南省永州市中医医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包推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总共100例进行这一次的观察研究。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把这些患者分成两个研究小组: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都设定为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药包推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与改善率,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总的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结论:将针刺与药包推熨的方法联合运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大范围推广与普及。

关键词:颈椎病;神经根型;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针刺;药包;推熨法

ObservationsonAcupunctureCombinedwithMedicineIroningMethodforTheTreatmentofCervicalSpondylosisofNerveRootTypeIron

LongHai-peng,LiWei-ling,LiLin-hong,FengDe-yong

(YongzhouCityChineseMedicineHospitalinHunanProvince.hunan.yongzhou.425000)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therapeuticeffectofacupuncturecombinedwithmedicinepushironingmethodintreatingnerveroottypecervicalspondylosis.Methods: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patientswithcervicalspondyloticradiculopathyinourhospitalatotalof100patientswerestudiedatthistime.Instrictaccordancewiththeprincipleofrandomizationandthepatientswerepidedintotwogroups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eachgroupnumberissetto50cases.Thetreatmentgroupreceivedacupuncturetreatmentcombinedwithpushironcharge,thecontrolgroupwithnormalacupuncture,10timesfor1courses,atotalof2coursesoftreatment,theTanakaYasushilongcervicalspondylosissymptomsscalescorewereintegralandimprovesymptomsintwogroupsb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treatmentgroupaftertreatment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74.0%),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ignificant.Therewas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1.Conclusion:thecombinationofacupunctureanddrugbagisveryeffectiveinthetreatmentofcervicalspondylopathyofnerveroottype.Itisworthpopularizingandpopularizinginclinicalwork.

[Keywords]Cervicalspondylosis;Radiculopathy;Tanaka;longcervicalsymptomscale;Acupuncture;Recreationaldrugpackageneckpushironandironingmethod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成人中约占10%—15%,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在各型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约占60%一70%,而且往往是其它类型颈椎病的早期表现。近些年来,人类科技高速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中青年人选择网络活动作为日常工作之余的放松以及娱乐活动。人们长期以不良姿势趴伏于手机或者电脑屏幕之前,颈椎部位受到的压力增大。同时,过多的网上娱乐活动挤占了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长期紧张僵硬的颈椎得不到充足有效的放松。长此以往,颈椎在过大的压力下,生理功能受损,会产生一系列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该病患者十分痛苦,生活质量以及各种效率都受到疾病的影响大幅下降。为了研究治疗该疾病的合理有效的方法,我院特进行本次研究,现详细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共观察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纳入标准病例100例,均为我科(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住院患者。把这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以及对照组两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患者数都为50例,其中治疗组有男男性患者共计21例,女性患者共计29例,他们的平均年龄是(31±7)岁;患病的时间是(15.12±5.32)个月。对照组有男男性患者共计30例,女性患者共计20例;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8±8)岁;患病的平均时间是(13.32±6.24)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研究比较。

1.2纳入标准

(1)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

(2)年龄为20岁以上,70岁以下;

(3)知情同意并能接受本治疗方案者。

1.3排除标准:

(1)患者具有非颈椎病引起的疼痛不适,如肩周炎等疾病引起的上部肢体的疼痛;

(2)患者年龄不在20-70岁范围之内,或者因为体质原因无法耐受针灸治疗;(3)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证明患者患有骨质疏松等疾病;

(4)患者重要的生命器官功能有障碍。

1.4脱落标准

(1)因为本次研究的操作导致的严重的并发症使患者无法继续参与治疗研究的,设定为本次研究的不良反应;

(2)在治疗的实施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其他疾病症状而无法继续进行试验者。

2.治疗方法

患者住院期间均予以活血及营养神经为基础治疗;

2.1对照组

患者选择侧卧的体位,首先在要进行操作的身体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消毒剂选择络合碘,用针灸针进行针灸(华佗牌,0.30*25-50mm)。颈部夹脊穴直刺0.3-0.5寸,肩井直刺0.5-0.8寸、大杼斜刺0.5-0.8寸,曲池直刺0.5-1.5寸,后溪向掌心直刺0.5-1.0寸,天柱向内斜刺0.5-1.0寸、秉风、外关、合谷直刺0.5-1.0寸、行提插捻转补法,留针,10次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针刺基础上结合药包推熨法治疗。药包的主要构成成分有川芎、羌活、威灵仙、葛根、独活、防风、苍术、姜黄、麻黄、细辛、桂枝、透骨草、赤芍、柴胡、冰片、红花、艾叶、荆芥等18味中草药,上药捣碎和匀分装入两个棉布袋(12cm×18cm)内缝合好,先将不锈钢电蒸锅中倒入适量水,水面离锅内带孔蒸板约2-3cm,接入电将锅内水烧至沸腾,再将两个药包一起置于锅内蒸板上蒸热3-5min,待患者针刺取针后5-10分钟暴露患处,医者双手戴棉纱(或帆布手套)手套先从锅内取一个药包直接在患处进行手法推熨(基本手法有推、拍、按、揉等),推熨的部位可以依据经脉的循行路线使用手法,待使用几分钟药熨包热力减退后另交换锅内的药包继续前述治疗,两个中药包来回交替使用,每次约30分钟,每日1次,药熨包可反复使用数次,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3.评价方法

患者相关症状的评估选择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3],该量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1)患者的典型症状。具体包括患者颈部疼痛的感觉、机体上侧肢体的不适感、病侧手指的麻木感,本项共计9分;(2)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是否受到影响,本项计3分;(3)体征,具体包括spurling试验、感觉情况、肌力分级、腱反射强弱,此项计8分。症状评价在治疗之前与治疗完成后进行。

4.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前后依据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并参照《颈椎病疗效评定的研讨》相关的规定以及指标进行评价。

改善率=(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正常分数-治疗前分数)*100%。

其中,治愈的标准为:患者颈椎病的基本症状消失,以往异常的功能得到恢复,疾病的改善率超过90%;显效的标准设定为:患者颈椎病的基本症状有了较明显的改善,不适感减轻,异常的功能得到改善,疾病的改善率在75%-89%之间;

好转的标准设定为:患者颈椎病的基本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减轻,疼痛的感觉得到减轻,但并不十分明显,异常的功能未得到恢复,基本的改善率在30%-74%之间;

无效的标准设定为: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干预前后没有任何变化,疾病的改善率低于30%。

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取得数据选择SPSS21.0软件进行相应的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之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6.结果

6.1不同组患者治疗干预前后症状评分情况

治疗干预之前,两个观察组之间症状的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评分均得到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治疗干预之后的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49,P<0.01),表明治疗组患者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7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工作与实践中比较常见,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颈椎部位的正常结构椎间盘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如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导致颈椎正常生理曲线的变化,进而发生了病理性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发生增生,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典型症状。中医认为,颈椎病属慢性劳损性疾患,是人体正气虚衰,肝肾亏损,再加上外感风寒,姿势不良,造成经络不畅,气血紊乱,湿痰瘀痹阻督脉、少阳经,久之导致疼痛麻木,活动不利。针刺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也具有较确切的疗效。针刺采用局部与远端相结合的取穴方法,根据病变及经络循行采用局部的颈夹脊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对颈部经络、气血有较好的调整作用。但是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单独的针刺治疗效果不理想,且疗程较长,病人难以接受长期的针刺治疗。本研究认为颈椎乃督脉之所过,督脉为阳脉之海,督阳痹阻,则手足太阳、少阳、阳明经经气不和,故本病病位在颈项部,与督脉、手足太阳、阳明、少阳经有密切关系。各经络气血不和则导致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甚至累及于病变经脉所循行之部位。本研究采用针刺结合药包推熨法治疗,所用药物具有温经除痹、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通过在颈项部局部及项部主要经络循行路线进行药包推熨可以使药物经皮渗入,再通过因受热而扩张的毛细血管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起到体外微量给药的作用,同时局部扩张的毛细血管起到了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减轻组织的充血水肿,释放局部组织对神经根的压力,使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得到放松,从而缓解疼痛。药包推熨法,是将中药、温热效应、经络刺激相统一的内病外治的方法。因此,针刺结合药包推熨法,疗效好,舒适度高,患者依从性好,副作用少,简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祖国传统医学是人类医学甚至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瑰丽明珠,在人类的医疗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不管祖国医学已经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我们中医的相关从业人员都不能因此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只有在传承中医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变通,才能变中求进,砥砺前行,让祖国传统医学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坚信,随着一代代中医人筚路蓝缕,刻苦钻研,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与技术一定会变得更加完善与科学,可以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让更多人远离病痛的折磨。

参考文献:

[1]孙宇,陈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C].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2]盛锋,沈国权,孙武权.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近况[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9):824-828.

[3]楚万忠,李晓光,王晓庆,等.应用经皮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体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21):1659-1660.

[4]陈佑邦.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