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的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的作用探讨

于金艳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200

摘要:目的: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行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诊断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02~2016.01)期间,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参与本次研究的6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并对比组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大血小板压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结果:研究组肝硬化疾病患者经检测的大血小板压积为(0.19±0.03)%,血小板计数为(67.55±15.08)×109/L,血小板分布宽度为(20.53±2.60)fl,凝血酶原时间为(21.39±2.52)s,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行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诊断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实施。

关键词: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诊断;肝硬化

肝硬化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1],其酗酒、吸烟及饮食为导致肝硬化疾病的主要因素,肝硬化以出血症状为主要并发症,亦为致死概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对于患者的生活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凝血酶原,血小板等指标为判定患者出血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为探讨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的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02~2016.01)期间,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参与本次研究的6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具体如下:

研究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上限年龄值为77岁,下限年龄值为37岁,平均年龄值为(44.94±8.13)岁;上限病程值为7年,下限病程值为1年,平均病程值为(3.61±1.12)年;上述患者的病情均稳定,且未出现出血现象。

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患者30例,上限年龄值为76岁,下限年龄值为37岁,平均年龄值为(44.88±8.20)岁。

对比2组的各项资料数据除病情外差别较小(P值大于0.05)。

1.2方法

叮嘱上述研究对象均在采血前一晚上予以禁饮、禁食措施6~8小时,采血当天需维持空腹状态,并行真空静脉采取血液措施[3],检测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测定分别采取2ml、1.8ml,将其置于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及血凝试管中,严格依据说明书行血浆分离措施,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检测项目需在2h内检测完成,并行详细记录[4-5]。

1.3观察指标

观察肝硬化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大血小板压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肝硬化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大血小板压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采取x±s表示,予以t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肝硬化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大血小板压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研究组肝硬化疾病患者经检测的大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凝血酶原时间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如下:

研究组:大血小板压积为(0.19±0.03)%,血小板计数为(67.55±15.08)×109/L,血小板分布宽度为(20.53±2.60)fl,凝血酶原时间为(21.39±2.52)s。

对照组:大血小板压积为(0.46±0.02)%,血小板计数为(202.66±34.97)×109/L,血小板分布宽度为(12.39±1.27)fl,凝血酶原时间为(11.50±1.55)s。

3讨论

肝脏为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可合成分泌蛋白质、去氧化及肝糖储存,若患者出现肝组织硬化致使假小叶形成并对肝小叶的结构进行破坏,促使肝脏变形、硬化,其早期症状不显著,但随病情发展至后期导致多系统受累及,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危及生命。亦有研究表明,肝硬化导致机体凝血功能降低,其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肝组织损伤的状态,其时间与肝组织受损的程度呈正相关性,患者脾脏功能亢进阻碍血小板聚集,肝炎病毒抑制骨髓巨核细胞,促使血小板计数的浓度降低[6]。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肝硬化疾病患者经检测的大血小板压积为(0.19±0.03)%,血小板计数为(67.55±15.08)×109/L,血小板分布宽度为(20.53±2.60)fl,凝血酶原时间为(21.39±2.52)s,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行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诊断的效果显著,其临床中可依据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相关数据为判定肝硬化的确诊提供有力依据。李博学者[7]亦在《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诊断肝硬化的临床价值研究》一文中表明,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行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诊断具有显著的效果,其研究结论与本文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行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诊断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黄诚诚.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测方式对患有肝硬化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2):191-191.

[2]陈金锦,钟莹,谭少华.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检验在肝硬化出血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24):70-71.

[3]廖艳辉.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12):2248-2249.

[4]李松岩.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9):41-42.

[5]张婷.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4):15-16.

[6]侯会香.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6):86-87.

[7]李博.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诊断肝硬化的临床价值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6):1916-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