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护理实训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护理实训中的应用分析

郭莹莹

郭莹莹

哈尔滨市卫生学校150000

摘要: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电子病历,临床护理工作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对护士电子信息的处理和运用能力也日益提高,同时护考模式改革为人机对话,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必然是护理教学方法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护理实训教学恰当融合并持续推广下去,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护理实训;应用;分析

信息技术日益普遍的今天,临床护理工作也日益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先进的设备,已然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在已经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上采用诸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及远程网络教育等信息化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得到发展,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的培养[1]。而护理实训教学是遵循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根据临床护理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归并形成适宜教学的工作任务[2]。护理实训是在校学习与临床实操接轨的关键所在。现就信息化手段在护理实训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1现状分析

1.1实训条件有限,现场教学效果不佳

以我校护理班级为例,每班学生人数为50人左右,由两名护理教师进行实训示教,每名教师各带25人左右的学生,大部分是床旁操作,易出现部分学生观看不清;练习时无法做到每人一张床单位一套用物,易出现一名学生练习其他学生闲置的现象,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示教时间难以把控,时间过长,学生疲劳,精神难以集中;时间过短,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操作要点,练习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单独指导,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且效果不好。

1.2教学内容陈旧,与临床操作脱轨

护理操作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及观念的变化在不断的进步中,随着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临床医疗设备的更新,护理新技术也应运而生[3]。有一些操作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例如静脉留置针技术,PICC等,但是由于耗材费用昂贵、课时安排有限等原因,中职学生没有该实训课程安排。而有些传统操作例如男女病人导尿术,也因无法真实操作,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易与临床脱节,临床实际操作吃力,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全面性的掌握。

1.3教学手段简单,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护理实训教学的方法还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师示范讲授,学生模仿练习。这种方式易导致学生不能理解操作的意义,只是单纯的模仿教师的动作,按照书本上的流程进行练习,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无法处理,且由于受学生练习时间和人数的限制,教师难以顾及全部学生的练习,学生考核成绩不佳。同时,传统考核模式只是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判,忽视了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研究目标

信息化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全方位地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课前课后自主学习,是信息技术、资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4]。在实训中应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优化传统课堂,打破原有教学常规,实现学生作为主体的新课改要求。将护理操作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展现给学生,将枯燥的临床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声影信息,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构建新型护理教育课型体系,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

多种途径综合运用信息化方法,明确各类信息化手段的特点、使用方法、适用范围,设计具体实施办法,培养学生兴趣,在非上课时间能够自主、独立的学习和练习。

3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优势

构建新型的护理实训教学课型,填补了信息化实训教学方法的空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目前在实训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单纯的影音模式即学生观看操作视频,方法单一,效果一般。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把一些诸如微课、慕课等课程模式,微信公众号、超星学习通等手机软件利用起来,线上线下同步学习,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和最优化。

4研究思路

按照评估现状-确定问题-制定计划-具体实施-评价总结的思路进行:现状分析(学情分析、教情分析、信息化手段分析)确定方案(课前、中、后不同方法,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制定计划(设定目标:长期和短期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和结果预判断,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备有处理预案)现实应用,实践检验(对比借鉴,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效果评价,修订不足)总结归纳(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评估和评价两个阶段贯穿于这个课题过程中。

5手段与方法

5.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常规教学手段,但实训室实现多媒体教学还在探索阶段。笔者认为在实训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flash动画、三维图形等多种形式,将操作及相应的知识点直观、生动、形象的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大脑自主建立三个问题: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让学生建立起各种感官之间的联系,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实训演示教室,通过摄像头录播教师动作投影到大屏幕上,动作清晰,利于学生观察动作细节。

5.2模拟仿真技术的应用

模拟仿真技术是在多媒体技术、模拟现实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等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将仿真技术与模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更高级的仿真技术[5]。它以构建全系统统一、完整的虚拟环境为典型特征,既可以让虚拟实物在虚拟环境中相互作用,还可以作用于虚拟环境,以表现客观世界的真实特征[6]。在护理实训中,很多技能训练存在设备不足等问题,可以利用模拟仿真技术解决这一问题。例如3DMAX、UNITY3D仿真等应用软件,以实现模拟场景的仿真,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模拟场景进行控制,同时,模拟场景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的提示,引导学生实时纠正。通过这种新型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教师作为课堂主导模式,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5.3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下教育

例如利用超星学习通软件,实现将课堂搬回家,学生可以通过软件上的学习资料例如微课、慕课等进行自学,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该软件对学生进行点名、测评、考核等,充分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教学。

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护理实训改革中对于整个护理教学改革有着突破性的意义,医疗护理工作日新月异,中职护理教育也要跟上脚步。信息化手段作为辅助护理实训教学手段,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只有充分的将信息化技术利用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现代感、科技感、有情有景的教学课堂,才能吸引学生,得以推进中职护理教育工作,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强.论信息化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6

[2]张美玲.护理专业技术实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周一峰.中职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80~81

[4]徐健.浅谈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年第10期

[5]初云燕.模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高教高职研究,2016年第30期

[6]王祖析.浅析高职实训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电子世界教育探索;201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