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30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影响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30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影响对比

李伟董雪韩栋付兴根王德忠通讯作者

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77500

摘要:目的: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应用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应用药物对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例数50例,选择时间:2016年5月~2017年5月,分别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单一利拉鲁肽治疗、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别对应对照组、研究组。经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的胰岛素B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清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行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胰岛素B细胞功能指数(80.22±40.33%)、胰岛素抵抗指数(1.44±0.75)、空腹血糖(7.76±1.9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3±5.26mmol/L)、血清空腹C肽(0.37±0.88ng/ml)、餐后2小时C肽(0.61±0.13ng/ml)数据指标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发现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数据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素B细胞功能,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关键词: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肥胖2型糖尿病;B细胞功能

2型糖尿病是近年来发生率极高的临床病症,肥胖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概率更高,研究统计其患病率是正常群体的2.6倍之上;本文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应用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应用药物对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择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例数50例,选择时间:2016年5月~2017年5月,分别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单一利拉鲁肽治疗、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别对应对照组、研究组。

研究组:组内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25例中有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6~56岁,平均(46.33±5.16)岁;病程2~8年,平均(5.03±2.01)年;体质量78~96kg,平均(87.22±6.01)kg;BMI在28~31kg/m2之间,平均(29.55±0.55)kg/m2。

对照组:组内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25例中有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5~57岁,平均(46.47±5.23)岁;病程1~9年,平均(5.25±2.12)年;体质量77~97kg,平均(87.36±6.11)kg;BMI在28~31kg/m2之间,平均(29.62±0.51)kg/m2。

纳入标准:患者服用常规降血糖药物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BMI≥28kg/m2之上。

排除标准:存在糖尿病慢性严重并发症;处于妊娠及哺乳期间的女性;有肿瘤疾病史。

经SPSS21.0软件分析组间基线资料数据指标,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注射利拉鲁肽(厂家: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分包装;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60037),起始剂量0.6mg/d,待1周之后将利拉鲁肽的应用剂量增至1.2mg,并再治疗一周后将剂量逐渐增加至1.8mg[1-2]。

研究组: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利拉鲁肽的治疗步骤与对照组相同;注射门冬胰岛素30(厂家: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140),在餐前进行注射,通常为每天每公斤体重的0.5~1.0应用单位[3-4]。

1.3观察项目

经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的胰岛素B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清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指标。

1.4数据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组间的B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清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指标,存在数据指标差异为P<0.05。

2.结果

研究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行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胰岛素B细胞功能指数(80.22±40.33%)、胰岛素抵抗指数(1.44±0.75)、空腹血糖(7.76±1.9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3±5.26mmol/L)、血清空腹C肽(0.37±0.88ng/ml)、餐后2小时C肽(0.61±0.13ng/ml)数据指标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发现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数据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观察项目数据分析表

3.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不规律,肥胖已成为流行化发展,由其所引发的慢性病症也越来越多,其中,以2型糖尿病的发生最为显著。应用服用降血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应用目的,但是,也存在增加体质量等不良反应的现象,因此,其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门冬胰岛素30属于胰岛素的类似物质,主要为双时相胰岛素,主要的组成部分是30%的门冬胰岛素和70%的精蛋白门冬胰岛素,与常规的降糖药物相比,能够尽快的对血糖水平和机体内部B细胞功能进行改善;利拉鲁肽属于人GLP-1的类似物质,具有药物长效作用,可以对血糖水平起到抑制作用,能够将胰岛素B细胞功能有效提高[5-6]。

数据可得:研究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行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胰岛素B细胞功能指数(80.22±40.33%)、胰岛素抵抗指数(1.44±0.75)、空腹血糖(7.76±1.9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3±5.26mmol/L)、血清空腹C肽(0.37±0.88ng/ml)、餐后2小时C肽(0.61±0.13ng/ml)数据指标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发现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数据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素B细胞功能,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卫欢,李秋云,杨春伟等.大柴胡汤加减联合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和低度炎症反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23-26.

[2]王颖.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1):2904-2905.

[3]张亚娜.胰岛素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的临床疗效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3):63-64.

[4]董建英.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1):195-196.

[5]任伟,郭剑津,郗光霞等.利拉鲁肽治疗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治疗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9):1284-1286.

[6]张丽.肥胖2型糖尿病应用利拉鲁肽加二甲双胍治疗对微炎症状态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7):77-78.